回想起來,那塊田壩,也許是我的農業生產知識的啟蒙地。有著彎彎長角的水牛拉著犁,吃力卻穩健地前行;光腳站在水田裡的農民飛快地把一叢叢秧苗插到地裡,一干起活來連腰都不直;裹著圓餅纏頭的農民拔草、鋤地;一片片成熟的稻穀被收割,又被大擔大擔地挑走;田野裡瀰漫著禾草與糞土混和的氣息……

轉田壩中間或碰到農人和附近的居民,祖父有時和他們攀談一陣,也有人和他打招呼。有一次我聽到有人稱他“劉主席”,覺得好生奇怪。我們耳邊聽到主席二字總是和“毛”聯在一起,怎麼出來了“劉主席”?回家來,我當成個玩笑事情和祖父說:“你咋個成了劉主席?”他笑笑沒有回答我,只說了句他稱呼我的諢號:“三傢伙!”(我上有哥哥、姐姐,排行老三,故有此稱。)他應該是覺得和我這種不懂事的孩子說明政治體制上的事情太麻煩了。後來我知道,祖父曾任過四川省主席、西康省主席,解放以後任過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主席”的稱呼大概是和這些經歷有關係的。

在我上小學以後,還有一次轉田壩碰到一個同學。他是一個農民的孩子。我上的小學叫“龍江路小學”,學校位於我家南面那條路往東去不遠的地方,所以也是在城鄉結合部上。由於這樣一個位置,因此同學們既有來自城市居民家庭,又有來自農民家庭的。有一次上課,老師講到“雙季稻”――這是個新事物,那時成都郊區普遍栽種的是單季稻――,她問道:“誰知道什麼是‘雙季稻’?”

沒有人說得上來。其實我,估計其他人和我差不多,連“雙季稻”是哪幾個字還搞不清楚。老師進一步鼓勵大家:“有的同學家裡是農民,你們好好想想。”

一個小個子同學把手舉起來。“你說說看。”老師要他發言。

“雙季稻就是四季豆兒!”“豆”字被“兒”音化了以後顯得特別響亮。

老師笑了。“‘稻子’不是‘豆’。”她說,“但是這兩個詞中都有‘季’,說明你想的還是有道理的。”

這個課堂情景當時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不僅從老師後來的解釋中知道了雙季稻,也知道了那個同學是農民的孩子。

我們轉田壩時遇到的就是他。他碰到我很高興,告訴我,他家就住在前面不遠的竹林後面。我提出到他家裡去看看,他很高興地把我帶去了。

小竹林後面是幾間草房,那就是他的家。這是我第一次到農民家。草房裡沒有燈,外面天色暗下來,屋裡更暗。進去以後有一股很潮溼的感覺。除了床和放東西的竹架子,幾乎沒有什麼傢俱。他父親在外面吸菸,見兒子的同學來了,就拿來自家栽種的桔子給我吃。桔子很好吃,但我覺得心裡有些不自在。草房我見過,我們的教室就是草房。當我們在草房教室上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雖然現在的教學條件比較艱苦,但很快會改變的。我們當作艱苦條件的草房畢竟是明亮的,而眼前這個同學的家卻是那麼潮溼、陰暗。我從來沒有想到,同學中有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酥油和糌粑(1)

在成都的時候,家裡時常有客人來。其中印象至深的是來自藏區、身穿藏袍的一行人。他們來訪的時間大約是1956年。

他們來時,我正在院子裡玩。他們的裝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祖父把他們迎進樓後,我也跑了進去。

他們和祖父進了客廳,客廳的門關著。我雖然好奇,但也不敢擅自進去,我早被告知,大人有事的時候,小孩子是不能去“擾”的。四川話中,把搗亂叫“sao”,念第三聲,和“掃把”的“掃”是一個音。這個“sao”字究竟怎麼寫,我拿不準,姑且寫作“擾”字。不過“擾”字其實又另有念法。我還早被告知,大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