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史高寶寧合兵為寇。隋主患之,敕緣邊修保障,峻長城……屯兵數萬以備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開皇五年(585年),“隋主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歷七百里,以遏胡寇”(《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開皇七年(公元587年),“發丁男十萬餘人修長城,二旬而罷”(《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即楊堅在位期間他先後六次下令對長城修復與增建,這足以說明北方邊防的嚴重性和必要性。!!!!!!!!!收藏收藏!!!!!!!!!!
第五十五章 依然質疑
楊廣北巡到長城,觀看了長城邊防後下令修建以防突厥,這是有一定的必要的。雖然修這條長城時,突厥的啟民可汗曾向隋煬帝上表稱臣說:“臣今非是舊日邊地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表示**當時已臣服於隋,但楊廣在答覆時說:“磧北未靜,猶須征戰。”正是這種居安思危的認識,楊廣才下令築此長城的。此次修建長城時間很短只有“一旬而罷”即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因為時間的緊迫“死者十五六”即有近五十萬的人在十天的修建長城中死去,這個資料雖然有點誇張但死亡的人數應該也很大。這也就成了楊廣濫用民力和好大喜功的第二條罪狀了。
持這種觀點的人從來就沒有考慮過楊廣為什麼會吃力不討好的去修建長城,更沒有想過僅僅用好大喜功是不能解釋楊廣這一工程的動機與目的嗎?如果翻閱史書我們會發現大規模地修建長城的秦始皇、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隋文帝楊堅、明成祖朱棣哪一個不是一代雄主。如果修建長城是錯誤無用的,他們會在打的北方草原民族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下大力修建長城嗎?事實上楊廣和他們都是懷著一樣的目的和心情去修建帝國的邊防線長城的。
在漫長的古代戰爭中早已就證明了一個道理:誰的馬匹多誰就有優勢。面對著馬匹佔有優勢的遊牧民族,先進的農業國家總以科學的力量來抵消這樣的優勢,修建城堡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古代是農業國家,但是國土面積太大,需要修建城堡的地方太多。而因為北方的草原面積又太大,所以遊牧民族又特別強悍。所以便想到了把邊境上的城堡用城牆進行連結的辦法,這就是長城。
長城並不是簡單的牆和城,而是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線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這個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即使國家處於擴張和攻勢戰略的情況下,長城也是很好的依託和出發陣地,如果沒有長城,根本不可能去對擁有來去如風的草原民族發動大規模有力的攻勢。而一旦作戰稍有挫折,因為缺乏堅固的後方則存在亡國的危險。正是由於長城的存在,遊牧民族就不可能肆無忌憚的入侵,而中國只需要有不多的機動兵力就完全可以應付一般的入侵,因此長城的戰略意義同樣是顯而意見的,也是唯一可以抵消遊牧民族騎兵優勢的戰略。
修建長城的本身並非目的,它改善了陣地,有利於自己部隊的行動,不利敵人行動的一種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敵人的機動能力。長城是在冷兵器時代所特有一種築城型式。在當時的作戰物件和攻城戰術條件下,長城曾構成戰略威懾作用,對保衛北部邊境安寧,溝通中西文化,保障絲綢之路的安全,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在大業四年(608),“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隋書·帝紀第三·煬帝上》)。“榆谷”地的位置,《資治通鑑》注“當在榆林西”,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考證在今青海貴海黃河岸側。依此說這次修築的長城是隋朝為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