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與高句麗勾結的警覺。楊廣在啟民可汗的汗帳接見了高句麗使者時便警告地對他們說:“歸語爾王,當早來朝見。不然者,吾與啟民巡彼土矣。”不知道這高句麗使者回去有沒有把楊廣的話告訴他們的高麗王高元,但是肯定的是這高元沒有去朝見楊廣,也不知道這高元是因為害怕還是懶得理會楊廣總之就是沒去隋朝,這可是很不給楊廣面子的。後來很多人不加思考的人就認為楊廣大規模的徵高句麗就是因為高句麗不給楊廣面子,認為楊廣就是想透過大規模的軍威來討的“丟失”的面子。這完全是一種對歷史的可恥歪曲。

說起楊廣徵遼一事,後世李世民曾譏楊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為了立開疆擴土之功,博後世美名,不惜勞民傷財,三次親征高句麗。但由於其指揮無方,最終無功而還,終致身死國滅……這也是如今為大部分人所相信的主流說法,事實卻並非如此,想想後來的李世民登基後,在眾大臣都反對的情況下他還是要去征討高句麗,並且在第一次失敗後天下像楊廣那時一樣已經震動的情況下他還是想大規模的征討高麗,只是在第二次的徵遼準備過程中死去使得他沒有像楊廣一樣成為遺憾和悲劇,但是卻有無人指責他窮兵黷武,私心作祟。甚至好多人都在為他征討高麗尋找“合理而高尚”的理由,例如是為了拯救在遼東的漢民什麼的冠冕堂皇。這或許僅僅是因為隋史是唐人編寫的,唐史也是唐人編寫的吧

其實同為皇帝的李世民比誰都明白楊廣為什麼徵遼,可是李世民以及他下令編寫的史書為了給後人一個好大喜功的楊廣,他只好卻揣著明白裝糊塗地說楊廣徵遼只是楊廣好大喜功的私心,把楊廣徵遼的事實原因以及必要給塗改。然而歷史有時是正義的,它總是會給後人留下那個時代的蛛絲馬跡,讓我們知道楊廣徵遼絕非偶然。

翻閱隋唐歷史我們會發現自隋文帝楊堅至唐高宗李治以來,連續幾個政治觀點、思想作風、行為方式都有很大區別的中國皇帝獨獨在對高句麗動武一事上都一致堅持。想想隋唐兩朝四代的皇帝不倦征伐高句麗的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很遺憾的是,大多數史書對於征伐高句麗的原因都是從表面上一帶而過的,無非就是“不順天命”“不臣之禮”等等表面的冠冕之詞,沒有涉及征伐的深層次原因,尤其是對於楊廣三徵高句麗的原因歷史書籍總是無限的放大楊廣的錯誤與所謂楊廣私心的比例。其實四代君王不惜國力一再征伐高句麗的原因在在貞觀十九年(645)李世民出征高句麗的時候就說出來了。在出徵前,李世民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好一個“不遺後世憂也”,李世民這句話堪稱經典,道出了四代君王一再征伐高句麗最根本原因,即力圖要將帝國強大的潛在競爭對手打壓甚至消滅於羽翼未豐之前,防患於未然,好為自己的帝國和後世謀求利益。

楊廣三徵高句麗也就是這個原因,戰略目光絲毫不遜與李世民的楊廣難道不是看到了高句麗對於中原對於隋朝的隱患才一再征伐高句麗想把這個未來的隱患撲滅在搖籃裡的嗎,否則的話他會在一二次征伐都失敗並已經動搖了天下的統治基礎的情況下繼續第三次的征伐嗎,楊廣難道真的有病、智商有問題嗎。事實上在大業期間高句麗對於中原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