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沒有孫大帝的吳軍才是精銳之師!

別看朱異年輕,這傢伙在歷史上的戰績卻實打實的。

他在吳軍攻樊城的時候,獻計攻破了樊城外城,後來在東線又和文欽打了一次,連克文欽七座城寨,後來還擊敗了諸葛誕。

因為演義的部分,中後期進展非常快。

實際上朱異這種後起之秀,不僅衝鋒陷陣厲害,膽識過人,還極具謀略。

一般人別說帶著一萬人去打仗,恐怕帶一千人去郊遊很快就會亂套。

在吳軍害怕魏軍的情況下,他能果斷帶著吳軍撤往高地,足見他帶兵的能力。

在進入高地之後,吳軍立刻陳列出嚴密的陣型,步兵在最前面,後面是弓箭手,兩翼則是精銳。

他本人則在前面親自為吳軍士兵打起。

很快,王金虎的一千騎兵如同抵達坡地下。

不但沒有減速,反而提升。

馬蹄聲頓時如雷,一千鐵騎手持長槍,奔騰而上,朝吳軍側翼快速衝擊。

那氣勢,彷彿要將整個坡地踏平。

吳軍士兵臉上紛紛露出了驚恐之色,有人甚至忍不住叫喊出來。

“放箭!”朱異大聲吼著,親自揮動旗幟。

吳軍在驚恐中朝魏軍放箭,頓時箭矢如雨,往魏軍騎兵衝擊過去。

魏軍瞬間便有三四人落馬,衝擊未停,轉眼距離吳軍僅有十幾米。

吳軍的軍陣立刻被那恐怖的氣勢嚇得扭曲,前面計程車兵東倒西歪。

朱異卻親自在側翼,他巋然不動。

被嚇癱軟計程車兵見狀,也慌忙爬起來站穩,手握長槍。

魏軍騎兵一躍而上,第一批騎兵衝鋒過來,立刻被密集的長槍陣刺得人仰馬翻。

五六個騎兵翻身倒地之後,後面的騎兵見吳軍陣型不崩,遂迂迴撤離。

經過這一番抵擋,吳軍都看到魏軍的騎兵並非不能當,士氣頓時提上來一波。

王金虎休整一番,再衝,依然不能破,便不再衝擊。

雙方在這片坡地對峙起來。

王金虎的任務是佯裝主力,嚇退孫權,若孫權不退,則伺機行動。

此時他卻被糾纏在了這裡,他的主力部隊也無法迅速脫身去合肥城。

好在王凌還有第二張牌。

在張穎力戰到最後的時候,楊弘的三千鐵騎一路風馳電掣般奔襲到合肥城下。

當朱異得到情報之後,整個人麻了。

但隨即,殺紅眼的朱異翻身上馬,開始命人傳令左路做防禦陣型,又調動中路做縱深轉變。

吳軍高層普遍害怕魏軍騎兵。

當年孫權帶著江東全明星陣容,攜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卻被張遼殺得幾進幾齣。

完全無視吳軍主力軍陣。

孫權撤兵,十萬主力又被再一次出城的張遼打崩。

孫權自己差點被俘虜,他的那些名將,跳水才得以逃脫。

那一戰,直接把江東打出了無邊無際的陰影。

王凌也算準了吳軍恐懼魏軍鐵蹄,他就是要吳軍在合肥城下被磨得士氣低迷的時候,出奇兵一舉定勝負。

他要再一次重現孫權狼狽而逃的一幕,甚至他還打算活捉孫權。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王凌沒算準戰場也是瞬息萬變的。

例如此戰最大的變數就是孫權得知王金虎來,沒有撤兵,而是先撤自己。

這完全是吸收了第二次合肥之戰的時候撤退的教訓。

也就是被張遼打崩的那一次。

那一次是什麼情況呢?

那一次孫權要撤退,結果他媽的主力部隊先撤了,軍隊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