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怎麼會有“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呢?

若是張文遠還在,今日吳軍再來十層,他都能打穿。

在第三層之後,楊弘本人的戰馬已經受傷,包括他自己也受傷,行動明顯慢下來。

楊弘咬著牙,帶著魏軍開始迂迴,在吳軍長長的陣線中,掃除一道巨大的弧度,最後勉強突圍出去。

吳軍大陣被殺出一條猙獰的血痕,士氣也被打落了一些,但還不至於崩潰。

那中國古代名將領著騎兵打數十倍於己的步兵大陣是怎麼打的呢?

騎兵快速切割!

例如金國在立國之戰的時候,完顏阿骨打的心腹愛將完顏婁室統帥三千金軍騎兵,衝鋒二十萬遼軍。

對遼軍來回切割,擊穿遼軍軍陣九次!

打得二十萬遼軍崩潰。

楊弘距離名將顯然還有很大的距離,三千魏軍沒能切割碎八萬吳軍。

甚至沒能打崩。

而楊弘自己的騎兵已經損失多大八百之眾。

這個時候,楊弘不敢戀戰,因為天快黑了。

楊弘快速撤離戰場。

其實吳軍及時沒有崩潰,但離崩潰也不遠了。

許多人已經開始哭著喊著回去。

連朱異也感覺大事不妙,今天恐怕大軍要交代在這裡。

如果大軍交代在這裡了,自己逃回去,也要背鍋。

可當朱異得知魏軍騎兵撤退的訊息後,有些懵,反覆確認,知道魏軍真的撤離了戰場,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此時,孫權已經命人啟船,卻得知魏軍撤退的訊息,孫權立刻道:“誰讓你們開船的!我軍擊破賊軍,明日朕就入主合肥!”

沒能一口氣擊潰吳軍,天黑前,楊弘派人趕緊去送信給王凌。

三月十五日一大早,已經帶著壽春主力大軍南下的王凌,接到了楊弘的信。

與此同時,他也接到了王金虎的信。

他大吃一驚。

兩路都不得克?

這真是見了鬼了!

孫權不是聽到援軍至,就會破膽而逃嗎?

王凌捏了一把冷汗,還好自己做了第三手準備,在壽春集結三萬大軍南下。

按照這個局勢,如果孫權真的在合肥站穩腳,那他王凌恐怕難辭其咎了。

說來奇怪,這一次孫權怎麼這麼勇了?

同樣也是三月十五日這一天,遠在重慶的李衡,收到了訊息:陸遜和諸葛瑾已經提兵北上,攻伐襄陽和江夏。

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傳我軍令,宗預打前鋒,破西陵!”

“喏!”

李衡站起來,對在場眾人道:“三軍集結,隨我下江陵,取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