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商品,凡是發現有人用江陵的商品,一律被定為有罪!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源上杜絕!”

“陛下!萬萬不可!”陸胤道,“如此,會引起混亂……”

“張叔嗣說的有道理!”孫權強勢說道。

“陛下……”

孫權站起來,長袖一甩,便離開了大殿。

吾粲被帶下去。

吾粲案從吳國內部的視野來分析,並不是與外敵私通,而是內部儲君鬥爭的外相化。

也是儲君鬥爭矛盾進一步激烈的表現。

作為太子的老師,第一個被搞下來,這讓太子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件事並沒有因為吾粲被下獄而結束,當天訊息就在建業傳開,引起了更大的轟動。

只不過,各方政治勢力在這個階段,還處於剋制的狀態。

三月十八日,江陵。

李衡讀完諸葛亮的信,他從字裡行間裡察覺到了關中正在復甦。

與江陵一樣,關中的人口在過去一年出現大量的新增。

主要是從隴右、司州、幷州、荊州四地前來。

司州有河東郡、弘農郡,荊州有南鄉郡。

河東郡的許多人是越過黃河過去的,弘農郡的則以洛水進入藍田以東,也有穿越山川,進入關中的。

至於荊州的南鄉郡,就簡單許多了,過武關,穿越商縣,抵達上洛,進入關中。

僅僅去年一年,關中平原的人丁就增加了近十萬。

大頭主要還是來自隴右,還有一些是從漢中郡遷移過來的。

據說今年從漢中郡過去的會更多。

至於去年下發出去的貨幣更是高達五千萬。

李衡不禁感慨,按照這個進度,司馬懿恐怕已經收到了河東郡、弘農郡人口遷移的訊息。

甚至司馬懿已經派細作去關中開始做詳細的考察。

李衡自然不害怕司馬懿學。

因為經濟學理論不是萬能藥,它和生產力、意識形態、土地、人口息息相關。

生搬硬套是會出問題的。

例如關中和荊州,是兩個獨立的區域,它們有一個共同點:範圍不大。

在古代使用凱恩斯主義宏觀調控,有一個致命點:古代交通不便,資訊傳遞慢,朝廷印錢,市場反饋回來的訊息具有嚴重的滯後性。

這種滯後性,與地域大小成正比。

地盤越大,訊息反饋越滯後。

眾所周知,印錢會造成通脹。

當通脹的時候,朝廷要採取貨幣緊縮的策略。

朝廷在採取行動之前,必須依照市場來定策略。

這就是訊息滯後帶來的執政缺陷。

所以,治理大國和小國,是不一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肯定會踩坑。

例如洛陽糧價低,司馬懿繼續印錢,但可能鄴城糧價已經暴漲,而洛陽的紙錢卻還在不斷往冀州、兗州等地流通。

從而造成區域性超級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