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一次合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預是一個頂級天才。
頂級到什麼程度?
他是中國第一個同時進入文武廟的人,諸葛亮是第二個。
杜預雖然比諸葛亮小很多,但諸葛亮進文廟的時間在杜預後面。
三國後期的時候,杜預協助鍾會滅蜀,後鎮壓匈奴反叛,再南壓東吳。
不僅戰略出眾,圍攻江陵一戰的戰術更屬於天花板級別的。
等打就算了,這哥們兒在文治上也是天花板人物。
他的文治還不只是侷限治理某一個地方,否則也進不了文廟。
他是那種讀書立傳的任務。
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注《左傳》;二研讀律學,著作《律本》,闡述自己對律法的理解。
這麼說吧:三國前期第一人是曹操;中期第一人是諸葛亮;後期第一人杜預無疑。
這哥們兒還有一個後代也很出名:詩聖杜甫。
杜預這麼厲害,但卻不得志。
滅蜀他比鍾會更有資格,但司馬昭不信任他。
後來他注的《律本》也沒有得到西晉的重用。
為什麼?
因為他父親杜恕和司馬懿有矛盾。
杜預的父親杜恕是一個耿直的人,但卻在魏國的高官上,做魏明帝曹叡的散騎常侍(皇帝顧問)。
一個耿直的人,在官場是沒有朋友的。
在政治情況還算比較好的明帝時代,他能安穩地做官,等後來司馬懿當權,他這種性格就很致命了。
所以,杜預雖然出生京兆杜氏,雖然自小神童,但他自己也預感到將來不會太順利。
“隴右的豪強並不算多,那裡的糧食也不算多。”杜預說道。
“我並不需要堆積如山的糧食,足夠陳倉縣的百姓吃上一段時間就夠了。”
“你不是為丞相籌集糧食麼?”
“為丞相籌集糧食,靠隴右豪強肯定是做不到的。”李衡把蒲扇遞過去,說道,“你要不扇扇風,我看到你都感到熱。”
杜預愣了一下,看著李衡手裡的蒲扇,沒有多想就接過來扇了幾下,確實涼快了不少。
“我是陳倉縣令,我的職責在陳倉縣。”
杜預看著李衡,他覺得眼前這個穿著兩當,用蒲扇扇風的青年,看起來有些不羈,但其實心思縝密,言語清晰。
他又回想起李衡的身份:大漢陳倉縣令。
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他會隨意給一個青年眼皮子底下的縣令官?
“你想要多少糧食?”
“你能運多少糧食過來?”
“今年還能跑兩趟,一趟兩千石沒問題。”
“那就四千石。”
足夠陳倉縣今年下半年的口糧了。
“我不能給你保證。”
“無妨,商業有風險,我能理解。”
杜預疑惑道:“那伱還想跟我做這買賣?”
“我不僅要跟你做這筆買賣,以後的買賣,也想跟你做。”
“以後的買賣?”杜預明知故問道。
李衡明知道杜預知道,但假裝杜預不知道,他繼續說道:“長安需要紙,洛陽也需要紙,河北和中原都需要紙,我能源源不斷提供。”
“你現在能給我多少?”
“我可以先給你四萬張紙。”
“和你剛才給我看的那紙一模一樣?”
“一模一樣。”
“眼下就給我?”
“明日傍晚之前。”
杜預猶豫了一下,說道:“好。”
但隨即他又問道:“你不怕我帶著這四萬張紙跑了嗎?”
李衡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