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其原來向村民抽取的維持費減少三成,收歸宗廟,補給軍隊。另一方面。立即開始了對多彌、白蘭等殘餘小國的戰爭。
這場戰爭與原來對蘇毗、羊國的戰爭完全不同。原來與蘇毗、羊國打仗的時候,目的是征服,是佔領;現在,目的卻是掠奪。
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近二十年。吐蕃軍隊每次攻到對方的村落、城池之後,都只是搶了東西就立即撤退,把爛攤子交給敵國去收拾。
多彌、白蘭等國的國君及貴族們最先還拼命組織民眾進行抵抗,後來他們發覺,除了極少數因為來不及逃跑也被搶劫之外,他們自身並沒有多大的損失,於是,慢慢的就疏於抵抗,最後完全不抵抗了。
這樣一來,多彌、白蘭等國的百姓就遭殃了。二十年戰亂,百姓紛紛流離失所,舉家搬遷,或龜茲,或疏勒,或喜馬拉雅山與崑崙山大山之中。只要能避開吐蕃大軍,哪兒都行。
剩下的百姓不堪忍受。多彌國,在將領桑格欽參的帶領下,百姓起而作亂,一舉擒獲國君,向吐蕃投降。谷卡巴心中萬分不願,卻也只得接受。緊接著白蘭國立即效仿,半月之後,也降了吐蕃。
不能再進行掠奪了。
此時的情形已經沒有當初嚴重。一是吐蕃軍隊已由原來的五十餘萬逐漸削減為三十餘萬;二是吐蕃自身經過二十年來的休養生息,民生慢慢復甦,直接抽調給軍隊的物資有了長足的增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谷卡巴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中原大地。
對於中原的富足,谷卡巴極為景仰。相比中原大地,吐蕃只能算小國。不久,谷卡巴發現,中原崇尚的,竟是吐蕃盛產的金銀,而吐蕃匱乏的卻是其他物資。子虛八年,也就是杭州知府張永調任四川知州的那一年,谷卡巴遣使入京,揭開了兩國貿易的篇章。
第一次,谷卡巴挑選了一些禮物作為貢品,向中原進貢。天朝太后亦遣使臣到吐蕃下書撫慰。緊接著,谷卡巴立即開始討封請婚。
討封請婚,其實是谷卡巴掩人耳目之計。
在天朝上國,人們口中雖稱吐蕃為“友邦”,但骨子裡卻將其視作“蠻夷”,也就是未經教化的野人。更加明白地講,也就是“尚不能算作人”。天朝公主乃金枝玉葉,無論怎麼嫁錯了,總歸是要嫁人的。而你吐蕃贊普根本就不能算作人,又怎會嫁給你?
這些,年近六旬的谷卡巴早就心知肚明。請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遣使。天朝既然不允,吐蕃就有理由不斷遣使請婚。討封號,乃不花天朝一分錢的事情,讓天朝有臺階可下,以免請婚一直不允,雙方尷尬。
吐蕃國地廣人稀,到處皆窮山惡水,放眼即不毛之地。戰亂二十餘年之後,人民休養生息,眼看著元氣漸復。這個時候,絕不能將軍隊的給養一下子全部壓給民眾。故此谷卡巴不斷地遣使中原,購進了大批的糧食和物資。
三年之後,谷卡巴掌握了四川大致的地形地貌。“四川四川,四面是山,大軍攻不進,火炮打不穿。”那裡實在是一個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封閉自成而又容易防守的地方。谷卡巴立即調集大軍,作攻佔四川的準備。
平時軍隊的給養是作維持之用的。要打戰,就必須有所儲備。事有湊巧,吐蕃這次突然增大的糧食購買,正好遇到四川水土整治推廣良種之後的首次糧食傾銷。谷卡巴大為驚異,在低價購進大批糧食之後,反而停止了進軍。
自子虛八年開始,谷卡巴遣使入訪中原,同時也造訪了四川等地。當時四川的民生與吐蕃甚為相似。短短三年之後,就能有這麼多餘糧外銷,這是怎麼弄的?若能搞明白了,吐蕃豈不是也能興旺起來。於是,谷卡巴吩咐與四川貿易的使臣深入民間,探尋究竟。
據貿易使臣回報,四川最先同樣是軍政,以軍為主,後改為政軍,以政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