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瀾滿臉詫異,江氏也看了過來,楊進周便點點頭說:“昨夜在宮中時,皇上特旨今日免朝,所以我才趕回來了一趟,但白天的公事卻不能耽誤,所以這會兒得走了。”稍稍遲疑了片刻,他就又鄭重其事地說,“這幾日京城興許會多些事,你們能不外出就儘量別外出,免得遇上了什麼事情,還有,我今晚也未必能回來。”

昨夜的事情,陳瀾瞭解的雖不多,但隱隱約約有所猜測,因而見江氏欲言又止,最後吩咐了兩句就目送了楊進周出去,她也就沒有多說什麼,只囑咐了保重小心之類的俗話,在婆婆面前也沒有多做解釋。只心裡頭擱著事,這一日在怡情館南面的倒座廳裡理事時,她也就有些心不在焉。臨到最後,她又招來了一個內院管營建的媳婦說了耳房改造浴室的事。

“怡情館的正房,東西兩間耳房是給幾個丫頭住的,西廂房那邊靠南處卻也建了兩間耳房,從前只用來堆著雜物。如今騰出來,地方正好足夠。內中一間用來燒水,一間用來做浴室,這裡頭的佈置等等,照著我這張圖。”陳瀾見那媳婦滿臉的詫異,待接過圖紙看了之後又有些迷茫,索性就把一貫能幹的沁芳派了去給其幫忙,末了又說,“若是改好了日後用著好,就給老太太那兒依樣畫葫蘆造一間,若是不好再作計較。”

從前天氣還暖和時,鏡園只有一個廚房看不出有什麼不便,但如今天氣越發寒冷,熱飯熱菜送到各處房裡往往都已經是涼了大半,滾燙的熱水就更不用說了,一路上提著不便不說,到了屋子裡甚至連沏茶都不便,因而陳瀾早就想這般改造了下來。

然而,那媳婦卻有些猶豫:“夫人,不是小的膽大駁回,實在是因為楊家從前就有家規,小院子裡不許設這等燒煮的大灶,怕萬一走水……”

“原來是因為這個。”陳瀾略一沉吟,便點點頭說,“要說走水,冬日裡屋子裡用炭盆熏籠,一個不小心比那些灶臺更麻煩。我記得燈市衚衕每年元宵燈會,常常有火星引燃的事故,可就因為設了激桶從來不曾出過大事。就算這個花銷不菲,對咱們這麼大的一個鏡園來說還是必要地。這個我回頭對母親去說,你且先記下就是。”

“是是是。”

正如陳瀾所料,江氏對她的提議很贊同,這事情輕輕巧巧就決定了下來。然而,沒過多久,出去採買的一個前院管事便說有要事稟報,陳瀾召了人到家政廳見了,待聽得一大早就有大批兵卒從宣武門出去,她不禁想起了楊進周的話,雖沒有太多吃驚,可也不免牽掛。彷彿是印證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用過午飯,外頭人就報說陽寧侯府二夫人來了。

陳瀾對這位二嬸最是不待見,然而,這畢竟是孃家長輩,她實在不好把人拒之於門外,因而稟過了江氏之後,索性就在惜福居正房裡當著婆婆的面見客。果然,馬伕人一進房勉勉強強和江氏見了禮,等一坐下之後就露出了憤憤的表情。

“三姑奶奶,我這回是找你主持公道來了”馬伕人連丫頭遞來的茶也不接,就直截了當地說,“聽聞三姑爺就要接任楊家族長了,既是如此,也得治治楊家門裡那些個沒廉恥的傢伙自己男人丟了爵位,欠下了一屁股爛帳,竟是打上了媳婦陪嫁的主意去填補窟窿,這滿京城的勳貴世家,何曾有過這樣的規矩?我也不說什麼二話,出了這檔子不光彩的事,索性和離算了,你二姐也能再尋個比這好百倍的人家”

儘管是生怕馬伕人提出過分要求才當著婆婆面見的人,但此時聽她這麼不著調,陳瀾偷瞥了一眼江氏,只覺得自己都替馬伕人覺得臉紅。嫁女的時候貪圖人家伯府世子的虛名,想要和離的時候又鄙薄別人貪圖女兒的嫁妝,敢情是隻想尊榮不想責任,天底哪有這道理?

“二嬸從哪裡聽說我家老爺要接任楊家族長?”陳瀾沉下臉來,還不等她回答就趁熱打鐵地說,“楊家嫡支的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