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醫是醫生一下就理解過來朱楩所說的這種原理,因為在古代沒有高血壓這個病種所以寬泛的形容為暈眩之症。

聽完朱楩的解釋李太醫馬上像個學生一樣的開始向朱楩求教起來,他可從來沒有治療過這樣的病人,也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藥物來治療。

倒是袁洪父子兩發現朱楩有新技能也絲毫不奇怪,也不擔心朱楩可能是胡說的,兩人都十分確信朱楩就是懂醫的。

沐晟聽到朱楩有辦法治他大哥了,都高興壞了“殿下快說說該怎麼治,需要開什麼藥方?”

朱楩想了一下說到“我這需要到的幾味藥材都是雲南本土的不難尋,極有可能普通藥房就有,就是具體用量需要李太醫這邊給斟酌著配一下。”

李太醫拱手,一般中藥藥材是有配比的,朱楩也只以前研究藥盒的時候略微的研究了一下,算是略懂一些

一副中藥主要分為君、臣、佐、使四項,這四項相互搭配且比例恰當,才能使這副藥充分發揮出其真正的功效。

所謂君藥,乃是這副藥中的核心成分,猶如軍隊之主帥,負責滋養生命,針對主病或主症發揮主要治療作用。其藥力在方劑中居於首位,用量較大,通常佔據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左右。當用作臣、佐藥使用時,其用量相對較小。

臣藥則如同大明朝廷的臣子,輔助君藥增強治療效果。它們是次於君藥的重要藥材,起著協助或加強君藥藥性的作用。在一個方劑中,臣藥並非僅有一種。正如一位賢明的君主需要眾多忠臣的輔佐和制衡。

接下來是佐藥,它的主要作用是調和各種藥性,使整個藥方的藥力得以平衡,既不過於猛烈,也不會過於微弱。佐藥就像是一位協調者,使得各方力量和諧共處。

最後是使藥,又被稱為“藥引子”。它引領其他藥物到達病變部位,有時還能對某些藥物產生減毒或增效的作用。使藥雖然用量較少,但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如一把開啟藥效之門的鑰匙。

總而言之,一幅完整的中藥方劑,離不開君、臣、佐、使四者的協同作用。它們相輔相成,每一味藥材都各司其職,發揮著獨特的功效,只是朱楩不知道配比具體比例,這個就需要給到有經驗的李太醫來配,畢竟是用來救人的藥。

“李太醫,藥方是君藥三七的剪口處部分,臣藥為銀杏葉幹葉,佐藥用丹參,使藥用重樓。”

李太醫一一記下,這四個藥材有三個他都不怎麼認識,三七與重樓是雲南與廣西交界處這一片地方種植的多些,也就是後世的文山州,而銀杏葉則是分佈較廣,比較集中的則是在保山府附近。

這幾個藥材顯然李太醫這裡都沒有,於是沐晟連忙叫人過來去府城裡的藥房找,再遠些去周邊的州府找。

這幾個藥材都是以前他奶奶吃的那幾種藥的主要藥材,也不知道給沐春吃過之後能不能見效,不過有也總比沒有強。

因為是救人的藥,沐晟派出去的人很快就把這幾種藥材帶了回來,而且都是直接掃空式的購買,幾乎把一城之中所有的這四種藥材都給買了回來。

李太醫拿到後,根據朱楩的配方又按照自己行醫多年的經驗,在其中又增加了一些藥材親自去煎的藥。

這藥也需要熬上一兩個時辰,但是朱楩幾人都沒有走,而是等著,一直等到酉時,藥才煎好,兩個丫鬟一人抬著碗一人給沐春餵了藥,再次扶著沐春躺下。

朱楩也在這時把自己懂得不多的醫藥知識傳授給了李太醫,

首先就是觀察,沐春之前面色泛紅,隱隱有些紫色,說明血藥已經很高了,在加上呼吸不暢整個人是非常緊繃著的一個狀態,而現在喝下藥後,雖然一開始還是沒什麼變化,不過朱楩他們就在房間裡等了半個時辰,發現沐春的呼吸漸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