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尺,排水量七百二十噸,吃水九尺五寸,每小時行駛速率十二海里,二脫汽臥機二副,煙管汽鍋二座,實馬力八百匹,配阿式十二生的炮一門,哈式六磅炮一門,又哈式六磅炮二門,載煤量一百噸,載淡水量十五噸,全船配員兵九十六員名”的炮艦,艦名也是叫作“福安”。(22)

這艘特殊的“福安”炮艦在中國海軍史研究的一些著作中常常被人提及,某些時候還與福建船政建造的“福安”艦被混為一談,甚至有人據此懷疑船政的“福安”是艘進口的英國軍艦。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遍查清末時期的購艦資料,根本不存在有一艘購於1894年的“福安”艦。之所以《海軍實記》中有此一筆,破解謎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就在這則阿姆斯特朗“福安”炮艦的記載相距不遠處,池仲佑在記錄的外購“飛霆”魚雷炮艦名下,除了軍艦長度“二百一十英尺”和他所記的英制“福安”炮艦“一百二十尺”有所區別外,其他諸如排水量、艦寬、吃水、航速、武備、人員等等資料,幾乎一字不動,完全相同。長度相差近100英尺的兩艘軍艦,怎會在排水量等引數方面完全一樣,合理的解釋是池仲佑編纂《海軍實記》時發生了嚴重的抄寫序列錯誤,將1894年船政開工的“福安”和英制魚雷炮艦“飛霆”的資料混為一談,生造出了一艘不存在的英制“福安”。另外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池仲佑同時又把“飛霆”的資料攪得混亂不堪,出現了很多不知來由的奇怪數字,給這艘軍艦的研究也平添不少錯誤資訊。

海外著名的中國海軍史專家馬幼垣先生對這一史料編寫的馬虎問題曾做過一針見血的批評:

“所謂英制‘福安’號炮艦毫無疑問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應從記錄上除名。至於池仲佑怎樣抓來‘福安’之名和那堆亂七八糟的‘飛霆’艦資料,就天曉得了。因研究海軍史者向來放心引用池仲佑的著述(不能說與嚴復的蔭庇和推介無關),他的報告是否可靠關係重大。徹底查檢他的著作(特別是記述艦隻資料的部分)的可用程度是不能再擱延的工作。”(23)

運輸艦

清末海軍時期,“福安”艦始終只是作為福建船政以及福建地方的艦船而存在,宣統年間統編海軍巡洋、長江艦隊時,“福安”沒有被納入國家海軍序列。根據《宣統元年份海軍、水師第一次統計表》記載,“福安”當時以運輸艦的身份和“元凱”、“飛捷”、“南通”、“定海”、“利濟”等艦艇一起列在福建省的雜項兵輪名下。民國成立後,起初“福安”艦在各種公文件案中仍然是找不到絲毫蹤跡,到了1914年,海軍部的一份呈文中終於出現了“福安”的艦名,時任艦長為李國堂。從記載看,此時的“福安”已經從福建省調出,作為運輸艦被正式編入海軍,列在第一艦隊編制內。(24)

1917年7月21日,時任民國海軍總司令程璧光以演習為名,秘密調集“海圻”、“飛鷹”、“永豐”、“舞鳳”、“同安”等五艦駛離上海楊樹浦碼頭,佯裝開往浙江象山洋麵操演,準備至象山後立即南下廣東支援孫中山籌建護法政府。當時正巧“福安”艦和“豫章”艦停泊在象山港,五艘護法軍艦途經象山時見到二艦,“挈之偕行”。“福安”艦就此加入了護法艦隊,而後竟永遠留在廣東,再未編入中央海軍。(25)

隨同護法各艦抵粵後,“福安”艦長李國堂被調任為魚雷炮艦“飛鷹”的艦長,留下的遺缺由福建籍軍官周思賢接任。當年末,旨在推翻北京政府的護法戰爭全面爆發,“福安”艦曾於1917年12月14日載運護法陸軍,在“海圻”等軍艦配合下,成功登陸佔領潮汕,首度展示其作戰價值。隨後的戰爭中,更是在海面來往奔波,運兵載物,行蹤顯得格外活躍。

廣東政府時代,停泊在黃埔的“福安”艦。

1918年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