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裡揚諾夫問道。
“德國人在波羅的海沿岸,分佈著他們絕大部分的造船廠。換句話說,德國人的造船工業,幾乎都是集中在波羅的海的。如果我們能夠在波羅的海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一旦我們和德國交惡,甚至是爆發戰爭,我們可以用艦隊直接對德國人的造船工業進行打擊。這樣的話,可以極大的緩解我們的壓力。”約瑟夫說道。
烏里揚諾夫點了點頭:“這的確是一個辦法。不過,德國人的海軍可是非常強大的。就算我們有了幾艘強大的戰列艦,恐怕也不是德國海軍的對手吧?”
“主席同志,德國海軍的確很強大。但同樣的,德國的敵人也同樣強大啊!他們的敵人,可不僅僅只有我們一個。加上德國人還有著世界上最廣袤的海外殖民地。所以,德國海軍的分散在全世界去部署。而波羅的海對於德國海軍來說,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他們應該不會在波羅的海部署太強大的力量的。我認為,到時候以我們的海軍的實力,打敗德國人,完全是沒有問題的。”約瑟夫說道。
對於約瑟夫的這個觀點,烏里揚諾夫倒是比較同意。在他看來,和德意志帝國相比,布俄太弱小了。就算是再過個十年八年的,恐怕也沒有同德意志帝國對抗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夠想方設法的尋找能夠在戰爭當中抵抗住德國*軍隊進攻的辦法。
“好吧,約瑟夫同志。這個問題可以提交政治局會議討論。”烏里揚諾夫說道。
“主席同志,我是真心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未來的戰爭當中,抵擋住德國人的進攻,甚至打敗他們!”約瑟夫一臉誠懇的說道。他這是在做最後的爭取。
烏里揚諾夫點了點頭,他明白約瑟夫的意思。
關於約瑟夫同托洛茨基的競爭,烏里揚諾夫同樣知道。不過,在他看來,約瑟夫和托洛茨基都同樣的優秀。但如果論親疏關係的話,顯然是一直更隨著他的約瑟夫更親近一點了。托洛茨基不一樣,在革命的時候,就擁有很強的實力。甚至在革命成功之後,還能夠和烏里揚諾夫對抗。在簽署《佈列斯特條約》的時候,甚至一度讓烏里揚諾夫的主張無法透過。
可以說,在現在的布黨和布俄,托洛茨基絕對是僅次於烏里揚諾夫的存在。他不僅是政治局委員,同時還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陸海軍委員。
原本,外交委員也是由托洛茨基來兼任的。但約瑟夫在對德國的聯絡當中,表現出了極強的外交能力。所以,烏里揚諾夫才讓約瑟夫兼任外交委員的。之所以這麼做,未免沒有加強約瑟夫的實力,牽制托洛茨基的意圖在內。
約瑟夫這麼賣力的想要加強海軍的實力,烏里揚諾夫同樣也知道他的意圖。但是,在烏里揚諾夫看來,如果能夠讓約瑟夫加強在海軍當中的實力。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對托洛茨基起到更大牽制。也使得約瑟夫在同托洛茨基的競爭當中,不至於一直都處於劣勢。
“約瑟夫同志,你願意卸下外交委員的職務嗎?”烏里揚諾夫問道。
約瑟夫一愣,但他隨即表態:“主席同志,我遵從你的安排!”
儘管,丟掉了外交委員的職務,會讓他實力受損。但約瑟夫依舊不敢違背烏里揚諾夫的意思。
烏里揚諾夫點了點頭:“那在明天的政治局會議上,你就辭去外交委員吧!不過,你可不能夠閒著。兼任海軍委員吧!”
第八百六十五章 白熱化競爭(第八更)
約瑟夫離開克里姆林宮,坐到了自己的汽車內。這個時候,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深處的狂喜了。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
這一次同烏里揚諾夫的談話,讓他非常的滿意,並且收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