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會進攻德國,這是蘇聯在階級矛盾和主義上絕對不會讓步,絕對會擴張和進攻大資產階級納粹帝國的根本原因。

按照目前這種情況,宋彪和中國最為擔心的蘇德結盟基本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1933年之後,中蘇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但在這兩年裡,隨著蘇聯在國內掀起大清洗,隨著亞盟的建立,蘇聯的不安全感和敵對感明顯增強,也加強了在中亞地區的滲透和間諜活動。

中蘇之間的矛盾激化,恐怕只剩下一個導火索的問題。

1935年的國際世界確實是太複雜了,各國之間的矛盾都非常激烈,中蘇、中日之間的矛盾是絕對不可能調和了,蘇聯總是從階級論立場出發,總是堅信中國最終會進攻和妄圖消滅蘇聯,日本則確實是被中國牢牢壓制在東北亞,無法動彈。

中美、中德、中英、中法之間的矛盾客觀來說也是根生蒂固的,正因為世界政治過於複雜,否則中國也沒有必要強行建立亞盟,以領導亞洲的地位來和各國博弈。

美蘇英德法意日之間的各種矛盾都無比糾葛,完全到了不可能理清楚的程度。

一戰的交戰雙方的矛盾是很簡單的,就是為了擴張而戰,二戰的矛盾就太複雜了,各種問題都有,很難確定哪一種是世界主要矛盾,所以,雙方直到戰爭爆發之前還保持著多個陣營的分散和相互敵視狀態。

加上亞盟,現在國際上就是歐美、蘇聯、法西斯、亞盟四大陣營的對立,徹底的更亂了。(未完待續。)

第276章 盤古

從1910年建國至1935年,在帝國1540教育計劃的長期推動下,帝國教育擁有7400餘所專科學校和415所高等學院,每年培養中高等專科畢業生180萬人,培養大學生16萬人,透過“兩個萬人計劃”的長期推行,帝國每年在海外英美德法等國都長期保持超過一萬名的留學生,其中約有1/4在海外高等學府取得博士學位。

至1935年,帝國透過技術移民、國際公區計劃從海外引入外籍人口超過780萬人,其中,外籍的中高階技師、工程師、科研人員、學者、醫生、科學家、教職員約佔總比的14%,僅有資格納入外國專家總局管轄的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工程專家就超過1。55萬人。

正是有了這樣基礎,中國才可以在20世紀的30年代複製德國在一戰前的奇蹟,透過政府扶持及企業主導的科技研究迅速成為世界科技大國,從1933年到1935年,中國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包攬了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醫學獎,帝國中央科學院組織的尼古拉。特斯拉爵士科學獎也被視作代表最高榮譽的國際應用科學最高獎。

在1928年之前,帝國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在追趕歐美列強,而從1930年之後,帝國的科技研究則幾乎都處於追求更高水平,從1925年至1935年的這十年時間裡,帝國一直是世界上科研支出規模第一大的國家,特別是在大蕭條的1929年至1933年期間,帝國的科研投資幾乎佔全球的80%以上,這五年也是帝國拉開和英美德法等國差距,一躍成為世界科技領域的最強國的關鍵時期。

但是,這種領先地位還處於一個相對微弱的狀況。為了追趕差距,在經濟恢復之後,英美德蘇法日各國都加大了科技研發投入。特別是美國、德國和蘇聯,其投入規模空前強大,而帝國為了維持現階段微弱的科技領先優勢,也繼續加大投資規模。在科技研發資本投入的規模上仍然牢牢佔據世界總量的50%左右,在科研人員的總量和平均教育水平上,帝國也佔據世界的領先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已經在整個帝國上下都達成了一致的共識。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1935年底,帝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