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嘴角隱有笑意。
在他看來,大唐皇帝某種程度是在作死,搞什麼推恩和加封,有人會感恩戴德嗎?至少夷男肯定不會。
誰都不傻,仔細思量一下後,推恩的實質是什麼便清楚明白,李世民想要搞什麼推恩分化瓦解沒錯,但現在這個時機,用這種方式難道不會適得其反嗎?
本來胡祿還比較苦惱如何說服薛延陀,如何完成西突厥預期的任務,現在似乎不用那麼擔心了,對手竟然在給自己幫忙。
在胡祿看來,至少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一個有可能說服薛延陀倒戈的機會。
如果薛延陀人願意立即對大唐動兵,那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也怪不得旁人,完全是大唐人自找的。
想到這裡,胡祿心裡便美滋滋的,不同於為同嚼蠟的夷男,他吃的津津有味。
突利失吃的也很有味道,卻也吃的很忐忑,今日的情形對他而言是好事,但是老爹夷男的態度不明朗,讓他很是不安,甚至有些擔心。
萬一老爹夷男反悔,直接和大唐撕破臉皮,那就沒自己什麼事了,甚至還會因此而倒黴。毫無疑問,這並不是他期望的局面……
……
壽宴理所當然不歡而散了,回到營地的那一刻,謝逸立即讓孫武開做好防禦,或者說逃跑的準備。
夜北和雪殤等人更是做好應對,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撇開使團,單獨護送謝逸離開。
不過謝逸本人還算淡定,至少表現還算淡定,雖說今天是刺激到了夷男,但後果未必那麼嚴重,何必自己嚇自己呢?
狄知遜更是淡然處之,鎮定程度超乎尋常,或許與他當年在梁州都督府任長史的經歷有關吧!經歷過軍旅生死關,還有什麼可怕的?
“謝學士不必多慮,夷男今日既然接旨,便證明他並無必勝的把握,不敢輕易動兵。”
狄知遜道:“一旦第一時間遲疑了,接下來就會越發瞻前顧後,反而……”
“這我相信,之前幾次便發現了,夷男此人有些優柔寡斷,顧慮頗多,此番同樣如此。”謝逸道:“他從我手中接過聖旨的那一刻,額頭上全是豆大的汗珠子,顯然心裡很掙扎,不過終究還是膽略不足,不夠果敢。
對於大唐而言,只此一點,夷男此人便不足為慮。不過萬一他經不住旁人的勸說和刺激,動了什麼心思,那可就……至少你我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且先等。靜觀其變,若是我們露了怯意反而助長了夷男的膽量,不值得……”說話間,狄知遜的語氣也漸漸有些沉重。
“狄侍郎所言有理,那就靜觀其變吧!”謝逸雖然嘴上這樣說,但今天能否睡得踏實仍是個大問題。
“還有……”謝逸沉吟片刻道:“突利失那邊或許可以動點心思。”
……
夷男回到營帳之後便不斷來回踱著步子,顯得很是焦躁。
大唐的一道推恩令突然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應對。
推恩策的實質是什麼不言而喻,李世民實在是不安好心,如果此法推行下去。也許要不了多久薛延陀就會分崩離析,這絕對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
理智告訴他,不能遵從,山無二虎,國無二君這是漢人傳承幾百年的古訓,絕對有其道理。
兩個人雖然是自己的兒子,然一旦有了可汗之名,就會是脫韁的野馬,到時候根本不由自己掌控。
最終在利益和全力面前甚至可能父子相殘。即便他們敬畏自己這個父親的權威不敢做出什麼過激的行為。但父子兩手足相殘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雖說這其中有自己縱容的成分,但唐朝的聖旨無意將此事全面催化了。
情況很糟糕!
夷男好幾次想要將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