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大儒一眼望去,先不說詩,就看著寫的字,心裡都微微點頭。沒有十幾年苦功夫,寫不出這樣好的字出來。從這裡可以看出,是個刻苦勤奮的好孩子。金老拿起溫婉寫的這首新詩,望了一眼,笑了下,大聲唸了起來: 《竹中納涼,賦詩一首》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隻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今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溫婉這首詩,諷刺有人在拿她作的詩詞說事。以一種不屑的態度,漫不經心口吻在詩裡諷刺那些聽風就是雨的人。越是這樣的口吻,越顯示出文人的清高。

“好詩、好詩。好一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好,好詩。”金老看完後,立即叫好。紛紛點評其中的過人之處,幾位德才威望的先生都紛紛讚揚,熱切地討論起來。

作者話:這是第四更了,十一點左右還有一更。今天六月從早上起來,到現在一直在電腦前。除了吃飯,沒挪動腳步。

最後五個小時,大家手裡要還有粉紅票,都投給六月吧也希望,能把成績堅持到最後。六月拜求大家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二卷 二十九:闢謠(下)

收費章節(12點)

二十九:闢謠(下)

金老讚歎完後,想起那些謠言,當場很是惱怒道“有了這詩,誰說溫婉之前的‘遊日春懷’是老宋代筆的,我定然不饒他們。竟然如此汙衊老宋與郡主。實在可惡,可恨之極。” 他本就不相信傳言,但是奈何流言太過了。他們說的也無用。

旁邊一位周姓大儒笑道:“怪只怪,郡主有此等才華,卻不用。難免讓人心生忖度。老宋,你該歡喜。若無此一遭,我等也不能拜讀到郡主的佳作。”若是溫婉三五時拿出幾首詩詞,也不會有此傳聞。

溫婉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她這會才是真正的欺世盜名。咳,這次完了後,尋個理由。再不做詩賦詞了。

大家繼續遊園,溫婉見著這架勢,也猜測到。心裡不禁暗暗叫苦。他們一行人該不會打算每到了一處園子,就讓她寫一首詩。這麼說來,今天得作五首詩了。老天,溫婉想著萬一真的,她得欲哭無淚啊

四位大儒之中的彭老,不僅詩詞造詣是最高的一位,而且此人心思很是精銳。他能感覺得到,溫婉這一首詩雖然寫得確實好,但他感覺這首詩,應該是提前做好的。他不敢說是抄襲什麼的,畢竟沒有證據。但是,總歸不能讓他們心折。既然要他們來當證人,就該要拿出確切的本領來。所以淡笑道:“這裡紫藤花滿,郡主不妨礙以紫藤花為題,賦詩一首。”

夏瑤端來紅棗粥。讓她先喝東西,歇會再想。溫婉愁都愁死了,哪裡有胃口。讓她端下去。

溫婉不知道死了多少的腦細胞,才想到了一首比較貼切的詩:

《紫藤花》

蕭蕭無伴獨為家,靜裡經春任物華。

綠樹千章啼百舌,香風吹盡紫藤花。

這一首雖然不能算佳作,與前一首比也差些。但畢竟是大家自己出的題。大家也認為正行,誰也不敢拍著胸脯,說我現在就能吟誦出一首好詩來。這不僅要看才學,還得有氛圍有意境。能得溫婉前一首佳作,已是難得了。佳作要這麼容易得,就不叫佳作了。

又走到一處,其他人看出彭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