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大地滅口

行刑這一日,大同府人山人海,但凡時間上能趕得及來觀刑的,翻山越嶺也好,風餐露宿也好,甚至還有舉債湊路費的,就為了看這些貪官汙吏一死。

刑場上待斬的囚徒哭天喊地,觀刑的百姓歡天喜地。

太子在層層禁衛的保護之下坐在高臺上。沈慄等人侍立左右。

太子的神情莊重,但熟悉他的人,如雅臨、沈慄、霍霜等人卻從太子的眼神中發現了一絲茫然。

說起來,無論是在宮中,或出行三晉之後,雖然鬥爭一向尖銳,太子也曾下令誅滅安守道一系,但底下人都知道忌諱,沒有讓太子真正見過血,死多少人對太子來說其實只是個數字。

然而今日行刑,名單是太子擬定的,一會兒還要太子親自監斬,三晉上下九十八名官吏要在自己眼前血灑刑場,家破人亡,太子心裡也有些躊躇。

抬眼觀看四周,身邊的雅臨、霍霜也有些緊張之意,晉王世子面色木然,正在遊神,沈慄、鬱辰看著倒是正常些。太子恍然,是了,沈慄與鬱辰都是上過戰場的。從戰場中屍山血海中蹚過,自然較旁人鎮定。

沈慄當初上戰場時是奔著救沈淳去的,見沈淳被忽明所迫,沈慄急的火上房。等他真正意識到自己親手殺了人時,已經離開戰場了。嗯,總之,都沒來得及對此惶恐不安。就是心裡稍有不適,又有沈淳注意著,沈慄自己也知道調節,如今自然不會再對這些場面忐忑。

見太子意態不適,沈慄示意太子去看圍觀的百姓。

“能叫百姓們對自己的死如此興高采烈,這些人也確實該死一死了,何苦顧惜這些貪官汙吏?”沈慄悄聲道:“殿下來三晉一行,不就是來為百姓們申冤昭雪的嗎?”

太子心下一震。

當初邵英安排太子入晉,固然是為了鎮壓大同府民亂之事,但也是為了教太子養望。

否則,朝臣那麼多,派誰來不行,為什麼偏要太子離開有孕的太子妃,千里迢迢跑到大同府來?

東宮養望,立德立威。

立德,太子已經做到了。在百姓們看來,自打太子入晉,原本只知道剋扣百姓的官府便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賑災,及至太子前往大同府,又教百姓安安穩穩地度過了雪災。太子果然仁民愛物,將來必是聖明英主。

立威,掀翻了丁柯與安守道,清繳貪官汙吏,又組織抵禦北狄大軍。如今就差最後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太子可不能顯示出半點猶豫!若是給人留下東宮軟弱的印象,豈非白費了這段時間的心力?

太子向沈慄點了點頭,示意自己聽出其中深意,重新振奮精神,要給三晉之行留下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

午時三刻,人頭落地。

百姓們歡聲雷動,有熱淚盈眶的,有跪地叩拜的,有放聲大哭的……殺人殺的如此讓人感激,太子也算見識到了。

沈慄一直仔細觀察太子的神色,見他由茫然到堅定,目視百姓,神情莊嚴。沈慄微微低頭,提醒自己日後要更加小心謹慎,見過血的太子已經與以前不一樣了。嘗過一言定人榮辱生死的滋味,太子會漸漸蛻變成權利生物。

為了紀念這一場大案,沈慄等人建議,不妨立碑記之。

一般立碑,都是為了好事。修橋鋪路啊,或是出了人傑,節婦,這一次卻是不同。

碑上詳詳細細地記述了三晉窩案的前後始末,以及所有的犯官名單。太子道:“算是給後來為官的提個醒,敢苛待黎民,就要有去官丟命,遺臭萬年的準備。”

移交了兵權,太子啟程回景陽。北狄人雖然還在城外,但那已經不是太子需要管的事了,太子如今可以參與政事,但若非迫不得已,兵事還是遠些為妙。

這一次出行,從去年十月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