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這一問,本侯還當您也想參與海貿事呢。”周米皮笑肉不笑道:“本官就說,像您這樣……清貴的人物,怎麼著也不能像我周米這等見錢眼開的,偏愛從事賤業。”

布飛章教周米堵得啞口無言,還能怎麼說?雖然很多大臣家裡總有些產業商鋪,但這些都是庶務,尊貴的大人們是“不屑於提起的”,再堅持這個話題,豈不擺明了是對海貿巨利動心,少不得要被此人潑一身髒水。

周米冷眼看向眾臣:“諸位大臣也都是‘潔身自好’的吧?”

打頭陣的布飛章都歇了,眾人眼觀鼻鼻觀心,裝聾作啞起來。

其實大臣們也不是個個都想、都有資本參與海貿,只不過這些人習慣於受到優待,乍一聽居然要繳稅,心裡自然不舒服,不管相不相干,先要爭上一爭。

沒能爭贏,心下難免不虞,只是大家都知道,此事再辯已無甚意義,有周米這個例子擺著,這海貿的稅是一定避不過的。

當初為何要上本要求承恩侯不得避稅呢?如若不然,現下也不會有此麻煩。

無論是羨慕嫉妒恨,或是落井下石之心,想要化為實際行動,少不得有心人的推動。當年那場風波到底是由誰開始的呢?參與過的大臣們都望向馬司耀:記得那時,就是馬大人先咬著承恩侯府不放的。

馬司耀:“……”本官都聽寧王的話眯著了,怎麼還是不得清閒?

馬大人怒視周米,這潑皮平日裡連個影都不見,今日怎麼就蹦出來撒潑放賴了?

按例來講,承恩侯平日裡當然不需參與大朝的。他今日會突然想起上朝,還這麼精神抖擻地與人爭辯,其中自有沈慄的提議,太子的策劃以及……皇帝的支援。

皇帝是想教官吏們繳稅的。朝廷的開支主要來源於賦稅,賦稅又是由誰繳納呢?

普通百姓家,地不過三五畝,銀不過一二十兩,甚至有的人一輩子都與銅錢打交道,不知銀錠是何模樣。哪怕是敲骨吸髓,他們能繳納多少賦稅?

偏掌握資源最多的鄉紳、官吏、宗室,都能享受減免賦稅的優待。別的不說,單是土地,越到王朝後期,土地兼併越嚴重,而按照規矩,這些地是不用繳稅的。

合理避稅的人家越來越多,朝廷的收入越來越少,皇帝越來越窮,最後難免皇朝崩塌的下場。

這個道理,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就看不出嗎?當然也有能看出來的。

然而……無法可想。

這些減免賦稅的舊例不是在一朝一代裡鑄就的,到如今若要以一言蔽之,大約就是“古已有之”。

皇帝還指著這些讀書人、宗室與官吏幫著他牧守天下呢,一旦要收回這些優待,原本的擁立者說不定就會立刻變成反對者。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皇帝即使知道有弊端,又能如何?這甚至不是改朝換代能解決的問題,而需要改天換地之力。

已經“被迫”許出去的優待無法收回,皇帝自然不想新出現的財路也被優待了。沈慄一提,邵英立即重視起來,於是,才有了周米今日的大朝之行。

沈慄不經意間發現皇帝並太子都以十分溫和親切的目光看著自己,不覺有些怔愣:有何不妥?

皇帝父子對視一眼,心中默契。

禮賢侯府也是勳貴人家,沈慄卻先想到叫官吏們一體納稅。為國事而輕自身,對比那些仍自鬱鬱不樂的大臣們,此子才是真正的國士風儀。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六章 又逢別離

沈慄倒不是特意去做些高風亮節的事以搏聖意。

在他那來自前世的觀念中,國人無分高低都要納稅,收入多的多繳些,收入少的照顧一下,減緩貧富分化,才是正常的、有利於國家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