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聽聞,說是信徒不能吃肉。”
大河點了點頭,“不錯,確是如此,而這教法之中便有著寰宇的描述。”
呂布見大河彷彿要宣講什麼,遂席地而坐,旁邊欣賞星圖的眾人見此,也都紛紛坐下,等著老者的宣說。
大河撣了撣地上的塵土,不過由於前面三層的灰塵極多,所以現在眾人的衣服已經都沒有乾淨的了,只是呂布的一身紅鎧,因為自其內力而生,又是烈焰加持,所以此時倒是全身上下,唯一最乾淨的人了。老者見身上的衣服已經站滿了灰塵,也就不再顧忌,直接席地而坐了。
老者醞釀了少頃,他換了一種莊重的口氣說道:“據說在這一世的凡間界出過幾位智者,有精通陰陽之道的,有精通權謀生存之術的,而有一位最為傑出的,便是釋教的創立者——釋迦尊者。他是一位年輕的王子,但自幼時便一心為民,不貪戀王位和世間的繁華,他看到很多窮苦的人受苦受難,遂立志要一心求法,但苦修九年卻始終不得,最後坐於菩提樹下靜悟,發出宏願說不悟道救度眾生,便就此不起,寧可坐化於菩提樹下也要成道,而後在第七日日升之時,他見到旭日的升起,突然心有靈犀忽有所悟,那一刻積蓄了九年的福報和功力便功成圓滿了,而後他弘法救度世人三十五年,他所創立的教派是為釋教,其弘揚之法是為世間第一法——佛法。”
“精妙,誓死求法普度眾生,千古一人能為此善業,”呂布嘆道。
大河繼續說到:“而釋迦本人是如來佛祖轉世。”
“如來佛祖?”
“不錯,這世間第一法就是釋教,而在這釋教之中有一個說法,講述的就是這寰宇的存在,說是像凡間那樣的世界,由一個太陽和一個大地的構成,稱為一個世界,而這樣的世界一千個放在一起,叫做一個小千世界,同樣一千個小千世界放在一起便是一箇中千世界,而最後一千個中千世界的集合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在我們這個寰宇之中這樣的大千世界有三千個之多,所以這個寰宇也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如此說來我們的世界也是這其中的一個吧?”
“正是,所以老衲認為這星圖雖然廣遨,但是其中包含的不過是三千大千寰宇的滄海一粟罷了。”
呂布摸了摸下巴,忽然丟擲了一句;“那麼說來,如來佛祖不就是整個寰宇最厲害的神明瞭?”
“通俗的可以這麼理解,如來佛祖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身’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由此含義而有三身、三十二應身、千百億化身等說法,而‘三身’的說法,即所謂理法聚而為法身,智法聚而為報身,功德法聚而為應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效能,所以三身即一佛。如來本尊化出千萬法身降世,教化眾生,但因轉世有忘過之因,所以佛祖轉世也是需要先悟道,在肉身明瞭了法理大徹大悟之後,方能去弘法渡世的。”
眾人點了點頭,呂布思考了片刻,繼續問到:“那我界是否有佛祖化身前來弘法呢,另外既然這佛法才是最厲害的法門,那為何不人人學法?”
“在過往世中卻有佛祖弘法,老朽相信以後也會有的,而之所以不是人人學法,只是因為要學此法門,非得自修戒律不可,佛法又稱出世法,只有不爭求紅塵權勢,方能開始入道。”
呂布再次點了點頭,“當真精妙,如若有佛緣那還要多多瞭解,甚是精妙啊!”說罷他站起身,只見這滿地的塵土竟然無一絲沾染在他那火紅的鎧甲之上。
呂布說出了他的感悟:“沒想到這天地如此廣闊,我們與之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
。。。
 ;。。。 ; ;
第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