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柳本尊正覺像、十罪惡報圖等。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重複。
左右兩壁也分別有些天然生成的小洞,也一樣有著大量的石刻,如七佛龕壁、毗盧洞、華嚴三聖洞、藥師佛洞、水月觀音洞、觀音窟、毗沙門天王窟、千手觀音窟、阿彌陀佛窟等。
唐絕一路走到底,估測距離至少能有幾千米深。那許許多多的佛像何止千萬?如此氣勢恢宏的地下佛國,無論唐絕還是譚觀月都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
唐絕看得津津有味,同行的譚觀月卻是一頭霧水。她見唐絕不時會駐足,觀摩壁上字樣,忍不住問道:“上面寫的什麼?”
怕被唐絕笑話,譚觀月連忙補充了一句:“這上面的字好像是上一紀元的古文字,和我們現在的文字不一樣。”
譚觀月同樣是個很少會去解釋什麼的人,但是此刻她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其實她在唐絕的面前,跟在別人面前是不一樣的。
其實不用她解釋,唐絕也知道。這個時代的文字和以前大有區別,而這壁上的文字,篆、隸、行、草兼備,顏、柳、黃、蘇並存,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這個時代的人認不得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唐絕雖然算不上什麼書法家,但總也是粗通文墨,所以這上面的字都大體認得。
此刻唐絕正在看的乃是“父母恩重經變相”旁的《勸孝歌》,圖文搭配十分有意境。既然譚觀月恰好問到,唐絕便給她輕輕唸誦了一遍: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渴飲母之血,飢食母之肉。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母臥溼簟席,兒眠幹被褥。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譚觀月非常認真的傾聽著,一開始是被唐絕那清冷卻又磁性的聲音所吸引,她喜歡看唐絕認真做一件事時候的神態。
但是漸漸的,吸引她的就逐漸改變為文字內容了。好在這《勸孝歌》比較通俗易懂,雖然有一些仍然不好理解,她還是能夠大體上明白是什麼意思。
唐絕抑揚頓挫疾緩有度的讀完了這篇《勸孝歌》,自己心中也是頗有感觸。這是勸人盡孝的文,但是唐絕的父母卻是早亡,從未謀面的父親也就罷了,那從小把他帶大的母親吃了太多太多的苦,卻沒有給過唐絕盡孝道的機會。這怎能不讓他感傷。
外人看來,唐絕是如此完美的一個人,武功、暗器、毒,幾個方面的大宗師。又年紀輕輕,俊美矯健,實在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但是,唐絕內心中的苦處,沒有人知道。
如果可以選擇,唐絕寧願不做什麼大宗師,他只想能夠和父親母親平平安安的生活在一起,共享天倫。
唐絕沉默著,忽然聽到譚觀月長長撥出一口氣,似乎也是深有感觸,而後譚觀月小心的問道:“母臥溼簟席,兒眠幹被褥。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這兩句是什麼意思?”
唐絕略一沉吟,說道:“這兩句說的就是《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父母十大恩情’中的‘回幹就溼恩’。慈母愛兒無微不至,夜晚孩子尿床,弄溼被褥,趕快把孩子移到乾燥的地方,自己睡在又溼又冷的地方而絲毫沒有怨言。只要孩子睡的好,自己受冷受凍並不介意。孩子睡得安穩,母親就連伸一伸腳都不敢,生怕會弄醒了熟睡著的孩子……”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