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和恩師分開的,這些年你又在哪裡?趕快告訴我!”張良急不可待地問道。

在秦始皇博浪沙遇刺後的日子裡,大索天下十日已經過去。一天,師傅正挾著一塊剛打成的鐵件往水裡淬火,一股白色的水蒸氣剛剛升起,他突然在過往行人中,發現了那位訂製鐵錐的人,正從鐵匠鋪前匆匆走過。

他突然叫徒弟關上店鋪門,前去跟蹤這個人,但不可驚擾他,待到弄清他的落腳之處後,便立刻回來告訴他。

從此,他閉門家中坐,靜靜地等待著徒弟的歸來。

足足等了半年多,徒弟終於回來了。

老鐵匠一把抱住他問道:“找到了嗎?找到了沒有?你快告訴我!”

徒弟一邊喘氣,一邊默默地點著頭。

從此,老鐵匠帶著徒弟向下邳走去,他要去了卻他畢生的心願。

在完成屺橋贈書後的一天,老鐵匠把徒弟叫到自己身邊來對他說:

“現在我平生最大的心願已經有了交待,我要獨自歸隱遊仙去了。你還年輕,不能老跟著我……”

“不,師傅!”徒弟急得快要哭出來了,“我願侍候你一輩子,還要給你送終!”

“不,傻孩子!”師傅笑了,“你師傅還一時死不了,但是你應學會獨立生活,不出十年天下必亂,到時候你就去找那個接受我《太公兵法》之人,他必將有所作為,你就受師傅之託去助他一臂之力,那樣師傅就放心了。快去吧!”

徒弟說什麼也不走,苦苦哀求師傅讓他留下。

他又住了幾日,師傅也沒有趕他。一天早晨他醒來的時候,發現師傅已不知去向,從此再也找不到他。

何啟從此開始了一個人闖蕩世界,憑著師傅給他的手藝在外謀生。一次官府派人把他叫去,命令他為官府打製鎖囚犯的鐵鐐。由於老百姓動輒得咎,囚犯越來越多,廷尉就叫士兵日夜監督他打製。有一天上面發來文書,為了加快修築皇陵,限期內必須按規定的數額,將囚徒押往驪山腳下服役。人數不夠和超過了時間,押送官員都要被殺頭。

臨到出發的那天,將獄中的囚徒押出牢房,排列好隊伍,用長長的繩索,一個接一個地捆綁起來。一清點人數,不多不少只差一個,臨時哪裡去尋?廷尉束手無策,舉目四望,一下就看見旁邊正在打製鐵鐐的身強力壯的鐵匠,便伸手一指:

“就叫他去!”

幾個士兵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地將他捆起,就和那群囚犯一起,踏上了茫茫的西去的路。

在那個年代,他和上百萬的黔首、囚徒一樣,踏著風雨泥濘,冒著寒嚴酷暑,挨著飢餓苦痛,西去關中修宮殿築陵墓,北去塞外修長城、建直道。路邊倒下了一個個病死、餓死、累死和因反抗而被殺死的苦役囚徒。

何肩好不容易西入函谷關,來到渭河南岸驪山之麓的秦陵工地上。這裡有幾十萬民工幹了整整三十年了,白日人頭攢動,入夜火把通明。他被分發在陵墓東邊幾里,一個擺佈地下軍陣,日後好為死去的秦王護駕的工地上,他看見成千上萬的囚徒,掏出的泥土又運到陵墓的面上,堆起了一座山。挖出了條條寬大的坑道,用木料拱好。

在另一邊的寬大的工棚裡,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正在用泥塑著一個個和真人一般高大的威武秦軍的泥人。工棚象一間間手工作坊,門口的木牌子上分別寫著:“弩兵”、“輕車”、“戰車”、“鞍馬騎兵”……

這群新押送到工地的囚徒,疲憊地坐了一地。他們是沒有死於溝壑的倖存者,等待著分派到各個工棚去。

何肩看見一位老工匠走到監工的將尉面前急切地說:“軍爺,洪爐上的鐵匠太少了,問問哪些人會幹鐵匠活?”

將尉向那些面部冷漠的囚徒們大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