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司馬懿,連同塞外的鮮卑人也一併根除。

然從徵遼東,於到上太行。大軍連年征戰,雖連戰連勝,士卒們的疲憊卻也達到了頂點。

楚軍士氣已是強櫓之末。必須要經過休整,方才能出塞一戰。

況且為了保障幷州之戰的後勤供給,顏良徵集了大量的並司冀三州百姓為役,成千上萬的丁夫。累死在了太行山的崎嶇的山道上。這一戰下來,百姓損失也不輕。

如此沉重的苦役,三州的百姓自然難免產生怨言,而左慈的道門,正是趁著這個機會,利用百姓的怨言,煽動對大楚的不滿,肆機擴大道門影響力。謀圖不規。

左慈的謀逆雖最終被提前瓦解,但這也給顏良提了一個醒。使他意識到不能再不惜民力,不間隙的將戰爭繼續下去。

士兵需要休息,服了許久苦役的百姓,也需要休息。

更何況,連年的北伐,也使大楚積蓄多年的糧草,耗之一空,各處糧倉都幾乎告罄。

如今時夏已至,顏良需要安穩的渡過這個秋天,用一次全國性的大豐收,來為他出塞作戰提供糧草保障。

權衡種種,顏良還是決定先行班師。

不過,顏良卻未回東都洛陽,而是將皇駕留在了鄴城,就近訓練兵士,也方便秋收一過,即刻由鄴城起兵出塞。

而這即將到來的出塞作戰,與顏良在中原的東征西討,又有著很大的不同。

出塞作戰,萬里草原,步兵幾無用武之地,顏良要想掃滅鮮卑,就只有動用大楚的騎兵軍團。

自從早年拿下西涼後,大楚的騎兵數量就在急速的擴充,而在拿下幽州,穩定住遼東後,騎兵的擴張更是達到了頂點。

截至到目前為止,大楚能夠用於作戰的輕重騎兵數量,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六萬左右。

當然,這些騎兵有不少都駐防於西涼,幽幷州方面的騎兵數量,不足半數。

為了掃滅鮮卑,顏良已決定動用全部的騎兵,也就是說,顏良打算以六萬騎兵出塞作戰,仿效當年漢朝與匈奴的決戰,以騎對騎,一舉掃滅鮮卑。

故是在顏良還往鄴城後,就向涼州方面下令,將駐守於涼州的外軍騎兵,盡數調往河北。

騎兵作戰,更要等著秋高馬肥,戰馬吃飽了草,養起了膘,方才能全力一戰。

畢竟,眼下鮮卑人的實力,遠勝於羌人、南匈奴,以及烏桓,根據情報所稱,塞外各部鮮卑,加起來有四五十萬之眾。

以遊牧民族的戰爭動員能力,四五十萬的部眾,能動用起來近十萬的騎兵,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就是說,倘若鮮卑人能夠聯合起來,顏良甚至要以劣勢的兵力,來掃滅優勢的敵人。

當然,鮮卑人的騎兵數量雖多,但他的武器和鎧甲的質量,卻不如楚軍精良。

除此之外,鮮卑胡虜的軍紀也不如楚軍嚴酷,順風作戰尚可,一旦出現局勢不利,就很容易各自潰散,而非楚軍那樣,在鐵的紀律之下,雖處劣勢,依然能頑強作戰。

楚軍的紀律,以及精良的裝備,還有整個華夏十四州的後勤保障,正是顏良有信心打贏這場塞外之戰的關鍵所在。

鄴城方面,顏良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出塞滅胡,而草原上的戰爭,卻已接近了尾聲。

正是顏良判斷的那樣,就在他攻克平城未久,小種鮮卑就被東西兩部鮮卑夾攻而滅。

拓跋力微親手斬殺了軻比能,一舉吞併了小種部五六萬的丁口,數十萬頭牛羊,一躍成為了草原上最強大的部落。

至於東部的慕容鮮卑,也趁機兼併了中部鮮卑其餘各部,實力也隨之大增。

顏良認為,如果自己即刻出塞,兩部鮮卑在危機之下,多半會選擇放下成見,並肩作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