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成燈油。塞繆爾只能將少量的重油蒸發成輕油之後,混合從巴庫油田進口的燈油才能出售。這一重大的決策錯誤,使殼牌石油公司到1898年下半年已經瀕於倒閉。
歷史上,由於美西戰爭的爆發,標準石油公司運輸受限,殼牌公司才得以度過難關。可是本位面,戰爭還是沒影的事。因此塞繆爾度ri如年。
與殼牌公司同命相憐的是另外一家根植亞洲的石油公司——荷蘭皇家石油公司。
1880年,荷蘭人安昆在荷屬東印度的蘇門答臘地區一個菸草種植園裡發現了石油,安昆聽說過有關美國賓夕法尼亞石油以及洛克菲勒的故事,於是,他向zhèng ;fu申請開採權,很快就得到zhèng ;fu准許。安昆自己建立了蘇門答臘石油公司,並且以其股權做抵押,向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銀行貸款。安昆申請到貸款之後,就開始嘗試開採,但是貸款很快就被花光了。於是他返回了荷蘭。想再籌集一筆款子。但是,他在海牙沒有找到資金來源,只好又踏上了巴達維亞的土地,向當地銀行求援。
同時。公司在石油生產量方面也遇到困境。到1885年。即發現油田的第五個年頭。公司在距地22米的油層中終於挖掘出了石油,但ri產量僅5桶(約800升)。荷蘭zhèng ;fu為了獲得石油採挖技術,甚至曾派遣技師前往賓夕法尼亞盜取技術。但是由於美國人防備嚴密,盜取技術的計劃沒有得逞。不久,公司又挖掘出了第2口油井,但ri產量也只有5桶,在兩年之後,該井的ri產量提高到了140桶,但是荷蘭zhèng ;fu卻出於種種原因,藉口資金不足,停止對這些油井的開採了。困境之中,安昆準備放棄繼續開採石油的做法,失望地返回荷蘭。但是,上帝似乎對他顯示了恩惠,就在安昆回國的途中,安昆在船上認識的一位爪哇銀行家對安昆的石油公司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願意繼續做那裡的石油開採工作。於是,後者與海牙的資本家聯合,取得國王威廉三世的特許後,於1890年6月16ri成立荷蘭皇家石油公司,新公司在阿姆斯特丹上市融資。
儘管如此,資金短缺和技術匱乏一直是困擾新公司的問題,而1897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陷入產量危機使情況變得更糟,公司原來開採的幾個油田面臨枯竭。為解決問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派出以兩個地質學家領銜的考察組去勘探石油資源,這在當時是一個賭博,因為在此之前幾乎沒有石油公司請過地質學家做顧問,他們被認為是一批只會紙上談兵的人。
1898年,新的油田終於發現,但公司的資金週轉卻難以為繼。
就在這時,深刻洞悉世界石油市場風雲和競爭對手情況的施泰因塔爾,親自前往倫敦和海牙,以謙卑的姿態和塞繆爾以及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總經理談判,希望將三家公司合併到一起。
“塞繆爾先生,現在的情況是,我的公司有資金、有油源,有市場,但是缺乏在海外銷售燈油的渠道。來自羅馬尼亞的石油靠著關稅的保護已經擠走了標準石油公司,因此我們的產品在歐洲關稅共同體內享有壟斷xing質的高額利潤。問題在於,歐洲需要的是汽油和潤滑油,燈油的銷量較少。為了銷售過剩的燈油,我們需要您的運輸船隊。”施泰因塔爾和塞繆爾見面後開門見山的說道。
施泰因塔爾的提議正中後者的下懷,由於婆羅洲投資的失敗,以及和標準石油公司競爭的噩夢已經讓塞繆爾心生退意,雖然標準石油公司也提出了對殼牌的收購,而且開價不低,不過塞繆爾權衡再三,決定將公司併入德意志皇家石油公司,不是出於利潤的考慮,純粹是為了爭一口氣。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施泰因塔爾也是猶太人。
對於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併購則得到了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