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歐陽修說道:「陛下,臣依舊敢去。」
老歐陽就是忠心耿耿的代表,讓趙禎心中感動。
「只是能否先把禁軍給操練一番。」歐陽修馬上就露出了真實的臉嘴:「臣在想,大宋能練兵的就兩家,折家和種家。交給任何一家都不成,那會坐大。臣建議兩家一起上,看看誰的本事更厲害。」
「妙啊!」
韓琦贊道:「如此不但能相互制衡,更是能看出誰高誰低。此後朝中左右拉扯一番,兩家將門就會互相牽制,再無藩鎮之虞。」
趙禎對歐陽修笑了笑:「歐陽卿老成持國,這話……韓卿,如何?」
他心動了。
大宋禁軍不能當看門狗,一旦西夏或是遼人來挑釁,還得要靠他們去抵禦。
所以操練吧!
韓琦細細想了想,說道:「藩鎮的話,陛下,如今大宋調兵在樞密院,統軍在三衙,臨戰朝中派遣將領……如此之下,藩鎮不可能。」
大宋的三重隔離,有效的避免了藩鎮之禍。
等到了南宋時,這個局面就被打破了。將領擁兵成為了主流。
趙禎說道:「如此……折家的折克行如何?」
韓琦說道:「折克行在城外操練邙山軍,多有建樹。臣覺著折家下一代怕是要以他為首了。」
趙禎點點頭,知道自己需要施恩,籠絡一番。
他想了想,問道:「種家呢?」
「種諤!」
韓琦看來對此有些研究,很是自信的道:「種家的下一代最出色的就是種諤,陛下,種諤在謀求知青澗城,如今就在京城……」
……
「青澗城是家父帶人修建的,當年挖井遇阻,工匠都說下面全是石頭,家父懸賞挖石,後來果然有清泉流出,據此稱為青澗城……」
樞密院裡,種諤從容說著自家的功績。
「……下官從小耳聞目濡,對青澗城多有探究。如今李諒祚上臺,西夏那邊怕是不會安寧,下官就想著何時能重返青澗城,為了官家,為了大宋殺敵。」
正如同府州城是折家的固有地盤一樣,青澗城同樣如此。
種諤想拿回自家的地盤,這話說出去沒人會質疑什麼。
張昇看了他一眼,問道:「你和折克行發生過衝突?」
「是,當時下官想試試折家子的厲害,可沈安在場。」
他說話間神色從容,彷彿那次吃虧的不是自己。
這就是大將之風。
若是失敗一次就沮喪懊惱,那還是趁早洗洗睡了,免得害人害己。
張昇微微頷首,覺得種諤至少氣度是有了。
「涇原到環慶,環慶到延安府,再到青澗城,這是一條線……任何一點出錯,西夏人就會長驅直入。而種家在那邊威望頗高,你準備怎麼做?」
張昇的問題看似問戰略,可種諤卻恭謹的道:「下官唯朝中和官家之命而行,不敢妄動。」
別私下搞小動作,否則沒你好果子吃。
張昇滿意的說道:「如此……此事老夫自然會尋機和官家說說,你且回去吧。」
第578章 折家的家傳
種世衡起家倚仗的是叔父种放,靠著叔父的恩蔭得了官做。後來卻是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爬了起來。
他在西北一步步的站了起來,最終豎起了種家將的大旗,成為大宋的將門之一。
種世衡去了之後,他的八個兒子都很能幹,可卻少了一個扛旗之人。
種諤就是想謀求那面旗幟。
——知青澗城這個職位就是種家的大旗!
張昇答應為他說話,種諤起身道謝,然後告退。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