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約定之國書上簽字蓋章,隨即漢吳協定生效。

孫權並不知道,這是一份黑心資本家給的到處都是漏洞的合同。

等利用完他,李衡的王牌律法顧問們就會把協定找出來,向天下宣佈孫權的一千零一百條罪證。

最後大軍東下建業。

當然,目前雙方達成新的約定後,關係逐漸開始穩定化。

李衡需要時間發育,曹魏需要時間做內部調整,孫權更需要時間。

七月初三,襄陽軍器監正式修建完成,爐火燒得格外旺盛。

與此同時,在襄陽城北面淯水畔附近,漢魏雙方的商人,開始自行行動起來,在這裡形成不太穩定的初步商品交換。

襄陽有多條河道通往中原。

其中均水直達司州,接近洛水,湍水抵達伏牛山,比水可抵達大胡山,靠近豫州。

至於現在雙方默契選擇的淯水,則直接北上抵達南陽郡。

南陽郡境內還有諸多河流,可以進入司州,也可以進入豫州。

可以說襄陽是長江中游聯絡中原的一個很重要的中樞。

雙方開始貿易的時候,自然少不了新鹽的輸入。

但在這種情況下,曹魏的局勢還在往未知的方向演變。

到了七月初十,曹叡病情加重。

這個時候,洛陽私下已經開始傳聞皇帝即將駕崩。

一時間,人心惶惶。

七月十五日,原本駐紮在西線的大都督司馬懿,突然回到洛陽,第一時間入宮覲見曹叡。

曹叡神色慘然,他用虛弱的聲音說道:“大都督,國朝危機四伏,天不假年,朕要走了。”

司馬懿恭敬地跪在一邊聽著曹叡的話。

“太子年幼,朕希望你能輔佐之。”

“臣幸得太祖垂憐,文皇帝器重,後又備受陛下恩寵,如今陛下又將太子託付於臣,臣不敢有私。”

“你的才能和德行,朕是信任的,只是現在這局勢,朕想聽你再說一說。”

司馬懿眼見曹叡不行了,打算將心中一些話說上一說。

他說道:“蜀人以商業和兵力,強勢攻取我大魏領土、城池,在大魏與孫權雙方虎口奪食,亦能立足,說明這種策略極其強勢,但我方卻無法完全效仿,因為我方不具備工藝製造,如若一味效仿,只會自掘墳墓。”

曹叡沉默不言。

司馬懿繼續說道:“眼下應該嚴令禁止與蜀人有任何商貿往來,停止一切資敵行為。”

“那如何徹底根除隱患呢?”

“李濟安的下一步目標一定是江東,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遊說江東,全面對李濟安展開商業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