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你需要高人指點!”那個高人就是她!

再次得到陳易安看白痴的視線。

“其實道理很簡單的,你想讀書,因為你知道自己以後想做的事,必需透過讀書來達成。姐姐我也是一樣的,別看我這樣,註定了是能成為了不起的商人!”

在人生能選擇的情況下,方薏茹自然選擇過越來越優質的生活。

前世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兩個農村孩子的一生。

一個孩子中途退學,率先進入社會做學徒,另一個按班就步,學有所成,進入大城市。退學的那個後來成了建築包工頭,每年接專案能賺不少錢,二十歲出頭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小子日過的不錯。那個讀書好的孩子,二十幾歲還在城市底層打拼,三十歲才混出頭,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五十歲的時候,退學的那個絕定收工,回家種田,照看子孫,因為這些年賺的已經足夠在農村建房養老。而那個活躍在城市的,五十幾歲了還在還房貸,身體又出了問題,要話費大把醫藥費。

再過二十幾年,農村的那個四代同堂,過著人們羨慕的日子。而那個選擇去城市裡的孩子,早早就去世了。

當初看完這篇文章時,她的想法是發笑。如果人一生的縮圖就是這樣,奮鬥不奮鬥還有什麼差別?作者不過是拿一個成功者和失敗者對比,諷刺那個過分利慾薰心的社會,質問他們:你們追求的富貴榮華,到頭來還不如犁田耕作。

可現實不是這樣的,對比才能讓人產生差距,如果那個去城市裡的孩子抓出了機會,成了大老闆,晚年又一身財富,回到家鄉的風光不是那個中途棄學的孩子能達到的。

人生有一半的時間在做選擇,可以選擇認命,也可以選擇奮鬥,兩種人生的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因為人的選擇。

有人天生擁有打拼的決心和毅力,有人天生軟弱,害怕改變。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自己是什麼樣的個性,僅此而已。

或許自己費勁權利,不見得結局是好的,但讓她選擇認命的人生,她做不來。同樣是餓不死,同樣要為生活打拼,她選擇更有蛻變性的道路。

因為她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無時無刻不再刺激她看向更遠的地方。

陳易安古怪的看著方薏茹,雖然不想承認,但她說的很有道理。他現在讀書,是因為讀書能讓他達到目標,只是這個目標是什麼,現在他還不清楚。

這會兒他再次覺得眼前這個相處了十多年的薏茹姐變了個人,以前的她,不會讓他有說這麼多話的衝動。

是眼神變了吧,以前的薏茹姐總是死氣沉沉的,對凡事都不上心的樣子。他充其量把她當作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別人欺負她,他會站出來,但他不會去想了解她內心的想法。但最近的薏茹姐變了,從裡到外,都能感覺到她的改變。更積極,也更樂於與人相處。

這種改變是好事,他如此迫切的希望知道是什麼改變了她,主要怕她哪天又龜縮回去,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既然她不想說,那就不問了。反正他會看著,也許哪天他自己就知道了。

之後兩人基本在鬥嘴間度過,陳易安在知道方薏茹賺了一大筆錢後,就沒跟她客氣,樓裡的好菜點了不少,還要打包,準備回去請同窗吃。方薏茹也不白請客,趁機讓他教了幾個字,簡直是爭分奪秒在學習。

直到秦穆言來找她,陳易安才被放走。

“記著,晚上下課就過來,包餐加工錢!”她後天才會回村裡,既然陳易安在鎮上,自然要利用起來,爭取早一日脫離文盲。

陳易安揮揮手錶示自己知道了。

秦穆言對著陳易安遠去的身影若有所失,說道:“那個少年是陳易安吧。”

“你認識?”原來小屁孩這麼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