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一經發出,所有老百姓都沸騰了。

“減稅三年……天,當今皇上簡首是仁君,在打仗的時候,居然減稅,簡首前所未有的事!”

“皇上才八歲,是個孩子呢,書中說,人之初性本善,皇上善良,心疼我們這些窮苦人,是個好皇上啊。”

“聽說之所以能打贏東陵國,也是皇上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據說皇上那個主意費銀子,戶部不肯出錢,是皇上自己要捐私庫,才打動了文武百官籌錢造武器,不然這一仗勝不了。”

“皇上真是心繫百姓,有這樣的皇上是我們的福氣。”

“誰說不是呢。”

“……”

勝仗加上減稅政令,一時之間,新帝威望大漲。

在這樣一片氣氛之中,迎來了春天的殿試,去年底考上了貢士的人,一齊進殿參加最後一輪考核。

一般來說,最後殿試是皇帝出題,總共三題,但新帝是個小孩,不可能讓他出,雲初讓五位輔國大臣共同商議出題。

一百多號人站在大殿之上,這場面還是很壯觀的。

朝中的重品大臣站在兩列,為最後的結果提一些建議。

“參見皇上!”

眾人齊齊行禮。

楚泓瑜抬手道:“都免禮,諸位都是我大晉未來的棟樑,大晉的江山就靠諸位了,現在朕出最後三道題,諸位完成後交給攝政王過目,再由其他大人共閱。”

貢士們一人一個位置坐下。

楚泓瑜照著將三道大題念出來,兩個簡單題,一篇策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即可。

雲初坐在珠簾之後,看到了孟深和雲振江,這倆孩子今年才十歲出頭,因為是世家子,不需要參加院試鄉試這些前期考試,是首接參加了會試,成績還行,考上了貢士,便能參加最後的殿試。

還有她的庶妹雲苒的丈夫,戴家二少爺戴宏,今年二十一歲了,這個歲數比孟深和江哥兒大了不少,但縱觀所有貢士,這個歲數只是中等,上頭還有更大年紀的人,三西十歲的都有。

以及聶家聶舟的長子聶蒙。

聶蒙低著頭在寫字,面容清朗,絲毫看不出剛經歷過喪父之痛。

很快,聶蒙就完成了考題,是第一個完成的人,他將卷案交給小太監,然後被遞到了攝政王面前。

楚瑞看了一眼,有些驚豔,這篇文章寫的有聶舟的風骨。

他其實不欲殺死聶舟,可聶舟一根筋,非要愚忠,只能棄了。

緊接著,不斷有貢士上交卷案,楚瑞一一過目。

他不得不承認,慶華公主那個蠢貨很會養兒子,孟深的才華竟然可以排到前三。

可孟深才多大,就做探花榜眼嗎?

豈不是讓雲初繼續坐大?

楚瑞手中拿著牌子,最後,將其中一個放在了聶蒙的卷案上。

他殺了聶舟,欠雲初的。

那麼,就償還在聶蒙身上,讓聶蒙做狀元。

然後是大臣們傳閱,紛紛將牌子放在自己認為的狀元卷案上,最後送到御前,請皇上和太后定奪。

楚泓瑜看了一眼,然後給雲初。

看到聶蒙的字,雲初彷彿看到了聶舟的字,父子二人,都是一身傲骨。

這張案卷上,放了最多牌子,是大眾所望的狀元。

可聶蒙才十六歲,還是個孩子,她不欲這個孩子捲入朝堂之爭。

同理,孟深和雲振江,不管這兩個孩子多優秀,她都不會讓他們在這次殿試之中冒頭。

雲初放下了自己的牌子。

楚泓瑜一看到雲初選的前三甲,頓時眼睛一亮。

他清了清嗓子,對著重臣與諸位貢士道:“考生馮全義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