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其實也不瞞劉使君,籍今次奉命出使,正是想與劉使君共商抗曹的大計。”經過一番唇槍舌戰,伊籍逐漸開始把劉璋往套子裡引。
聽得此言的劉璋,精神頓為一振,他原還正為如何防範曹操而憂心,今有顏良主動提出聯合,一想到能拉到顏良這般強勁的幫手,劉璋焉能不喜。
當下,劉璋便興致勃勃的,急問顏良有何大計。
伊籍便是不緊不慢的,將所謂的“聯合抗曹”之計,道與了劉璋及在場的益州高官們。
顏良認為,張魯無能,必不可抵擋曹操的進攻,與其坐視漢中落入曹操之手,乾脆搶先動手,先聯手滅了張魯,將漢中據為己有,然後再以憑藉秦嶺之險,阻擋曹操的南下。
顏良的戰略便是,由他發兵進攻與張魯關係密切的上庸諸郡,從東面威脅漢中,逼使張魯派兵援助上庸三郡的申氏兄弟。
當張魯兵馬東調之時,便由劉璋從西川發兵,趁虛滅了張魯,一舉攻下漢中。
那個時候,全據兩川的劉璋,以一州之兵,憑藉著秦嶺之險,實力遠勝於張魯,足以抵擋曹操的南侵。
如此,顏良則無曹操上游的威脅,而劉璋也能保住益州,此乃雙贏之計。
劉璋興奮了,前所未有的興奮。
顏良的這個計劃,對他劉璋而言,簡直是堪稱完美。
有了顏良相助,他既可以滅了多年的宿敵張魯,全據兩川,還可以擋住曹操的威脅,從此往後,他就可以高枕無憂的縮在益州這山窩窩裡,盡情的做他的土皇帝。
對於只求苟安一隅的劉璋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妙的呢。
未等劉璋說什麼,張松已是興奮不已,大讚顏良此計之妙,極力的勸說劉璋答應。
至於黃權等事先對顏良懷有敵意之人,似乎也為伊籍提出的這個計策動心,並沒有人表示反對。
興奮的劉璋,這時還能有什麼可猶豫的,當即便欣然應允。
伊籍當即表現出欣慰之狀,盛讚了一番劉璋如何英明。如何雄略,只得劉璋聽得是飄飄然。
幾番恭維之後,原本被黃權攪亂的氣氛。很快就重歸融洽。
酒宴再起。
幾杯酒後,伊籍又笑道:“上庸三郡地勢險要,若單從宛城方向進攻,必是極為吃力。故是我主想要向劉使君借道巴東郡,從南面出其不意的攻打上庸,到時必可殺申氏兄弟一個措手不及,未知劉使君可否準允我軍借道。”
從巴東郡北上。確實有一條路可直插上庸之後,曾經歷史中,孟達正是由此道北上。攻取了上庸。
此時的劉璋,已是完全沉浸在攻取漢中的遐想之中,耳聽顏良並無額外的要求,只是想從他地盤借道而已。焉有不答應之理。
於是。劉璋也沒多想,當即便一口答應。
聽得劉璋答應,伊籍的嘴角,悄然掠過一絲詭秘的冷笑。
然後,伊籍便繼續向劉璋敬酒,繼續不吝惜言辭,大加的恭維劉璋。
這一場酒宴,便在主賓歡悅的氣氛中。完美的結束。
其後的數天,劉璋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盛情的款待了伊籍,在伊籍臨行之前,還厚賞了大批的金銀。
幾天之後,完成出使使命的伊籍,便帶著劉璋的賞賜,帶著劉璋的使者張松,起程東歸荊州。
……
一路順利,不日之間,伊籍便帶著張松,乘船來回到了江陵城。
方自登岸時,顏良已是率領著大司馬府的文武,在棧橋上迎接,顏良的熱情,一如當年一般。
主賓相見甚歡,身為劉璋使者的張松,在公眾的場合,十分盡責的完成了劉璋交待給他的任務,向顏良致以了劉璋的問候,共商了一番聯合抗曹的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