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有魄力啊,讓幾萬大軍就這麼原地等著我去切割。”他收回了自己的思緒,饒有興致的看著地圖,評價道。

如果不撤退的話,就要冒著被迂迴包圍的危險。張建軍覺得即便是三井孝宮,做出這樣的計劃來,也夠狠辣了。

這個狠辣,不只是對自己的敵人,而且是對自己人,也同樣透著狠辣的狠辣。

“大約兩個師團的兵力,抱成團來等著我們去吃,估計我們也得吃個兩天左右的時間吧……”參謀長皺著眉頭,顯然不太甘心強行攻擊日軍的防禦陣地。

可是事情不會因為他的不甘心改變,他只能硬著頭皮又自己給自己解釋了一句:“當然,如果顧及傷亡的話,可能要多打兩天。”

“原來如此!他要的時間啊。”聽到自己的部隊可能要等三天,甚至是四天的時間才能吃掉安州附近的日軍,張建軍意識到了對方的打算。

“他們這是要用新安州還有安州以及文德等地,和我換這三五天的時間,好繼續在順川再和我們打一次。”

參謀長一聽也愣了一下,然後苦笑起來:“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兒。他們丟下5萬人來讓我們吃,然後再故技重施。”

想通了這個關鍵,張建軍恨得牙根直癢癢。即便是明軍攻擊能力再強悍,拿下5萬有陣地依託,有巷戰可以打的日軍,少說也得傷亡1萬左右。

如果張建軍的運氣再差一些,明軍進攻部隊急功近利一些,那鬧不好就會讓自身傷亡超過2萬……

這是一個自損一千,甚至兩千,也要傷敵八百的無賴打法。雖然不太情願,張建軍也只能接招。

反覆幾次之後,明軍就會變得疲憊,進攻效率就會下降,甚至在後期因為忌憚這種戰鬥,停止攻擊休整自己的部隊。

真的打到了那個時候,想必日軍也就贏得了他們想要的時間,戰爭的態勢,也會隨之發生轉變了。(未完待續。)

381衝突

另一個方向上,楊子楨到是省了不少事情,他原本計劃抓俘虜抓到手軟,可是因為一場大雪的緣故,很多俘虜都被凍死在了荒郊野外。

原本朝鮮半島北側的東部戰場,也就是大明帝國第2集團軍的主要戰場,就遠離補給線,後勤補給就比較困難。

自己計程車兵藥品還有彈藥吃喝都不敢保證,哪裡有多餘的東西分給日軍士兵呢。所以日軍俘虜很多都只能被看押在荒郊野外,凍死餓死了許多人。

戰爭從一開始就透著野蠻和殘酷。大明帝國第2集團軍在得到了來自海面上的大規模補給之後,同樣恢復了一些元氣。

他們沿著另一個方向推進,希望攻克朝鮮半島東側的沿海城市,算是和第1集團軍用另一種方式齊頭並進。

比起正面牽制的第1集團軍來,第2集團軍和其後面的另外一個集團軍最近的戰績可要耀眼了許多。

楊子楨身後的這個集團軍,雖然番號並不起眼,可是已經連著攻克了清津、吉州、金策還有端川。

如果把這些城市連線起來,那也是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了。這些地方日軍駐紮的部隊很少,可是卻實實在在防守了每一座城市。

同樣的,抱著合圍的原則,楊子楨也派出了自己的步兵,沿著沿海鐵路,攻佔了興南還有洪原以及新浦。

在新浦,日軍包圍圈內的抵抗力量主力,大約3000人據城而守,堅持了整整兩天才被明軍殲滅。

一方面是日軍逐漸摸到了巷戰的精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第2集團軍顧忌到了傷亡,增加了圍困的時間,而沒有進行損失更大但是見效更快的強攻。

隨後,12月的21日,大明帝國攻佔了利原還有北青,終於打通了這條已經被日軍破壞掉了的鐵路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