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第0476章 美國通訊業群雄並起
做為禮尚往來,唐煥邀請鮑勃。高爾文、克里斯托福?高爾文父子,以及馬丁。庫帕等摩托羅拉重要人物,到舊金山的太平洋通訊、矽谷的庫比蒂諾參觀。
已經先一步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體系裡單飛出來的太平洋通訊,正在大興土木,以進一步擴建網路,進行數字化改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所建設的通訊網路,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世界上質量最好的網路系統,太平洋通訊繼承過來的這部分資產,是絕對的優質。
但有一樣,太平洋通訊和其它6個小貝爾兄弟,分到的家業是利潤有限的市話業務,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則把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利潤蔚為可觀的長途電話業務留在了手中。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拆分,意味著美國電信市場的放開,競爭的加劇,太平洋通訊要想在未來活得遊刃有餘,就不能啃老,必須積極進取。
好在即便有著保守傲慢的大企業通病,太平洋通訊的管理層仍然早早地達成了共識——傳統電信業正在邁入數字化時代,資料傳輸服務的比重必將超過聲音傳輸服務,自己必須以謙卑的姿態,來適應這個業務規則急劇發生變化的大形勢。
因此,在架設光纖、開發諸如來電顯示、新一代傳真等等增值服務的時候,太平洋通訊的管理層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根本無需唐煥操心,其在矽谷的服務就大受客戶好評。
但這幫能力出眾的傢伙也非常固執,對像太平洋bbs、exchange郵件系統、網路遊戲mud這類賠本的業務,敬而遠之,網路費用的優惠方案也跟擠牙膏一樣。不肯痛痛快快地一步落實到位。
至於蜂窩系統,也因為網路建設投入資源龐大、成功的商業模型沒有被證明,一度被冷落。
對於這些商業精英的惰性和習慣,唐煥瞭若指掌,無非就是等別人探路成功後,透過資本運作。以收購的方式摘桃子。
知道蜂窩系統前景的唐煥,當然不能接受這個套路,真要到摘桃子的時候,太平洋通訊未必搶得過其它獵食者。
而且,太平洋通訊又不是唐煥一個人的公司,有必要在擴張版圖方面。心疼錢麼?
另外,正是因為蜂窩系統的前景還不被大眾看清,才是下手的好時機,太平洋通訊可是有著先天的優勢。
早在1977年。聯邦通訊委員會便已經完成了對蜂窩系統這項技術的測試,確認了它的可行性。
到了1981年,聯邦通訊委員會開始對蜂窩系統的運營做出了正式規定,對類似太平洋通訊這樣的regional bell operating pany——rboc即地區貝爾運營公司大加照顧。
聯邦通訊委員會如此仁慈,蓋因在它看來,各個rboc被強制關在利潤豐厚的長途電話業務的大門外,並且在“修訂的終審判決”的條款下,被迫呆在一個幾乎沒有利潤的市內電話市場。理應得到一個業務增長的機會,做為補償。
因此。聯邦通訊委員會頒發蜂窩電話技術許可證的規則為,美國的每個大城市將被授予兩個許可證:一個給競爭的中標者,另一個留給在職的“有線”市話運營者,即類似太平洋通訊這樣的rboc。
這個決定,幾乎沒有遭到什麼反對,原因就在於蜂窩電話系統實施起來非常昂貴。並且沒有成功先例,未來盈利能力不好確定。
於是乎,大多數電信公司的態度都很冷淡,唯有被唐煥拿著鞭子驅趕的太平洋通訊,做出了積極的反應。明確表示會很快在加州開展這一新型業務。
摩托羅拉一干人等,來到太平洋通訊總部後,看到的就是這個厲兵秣馬的情況,頓時滿心歡喜——自己消耗一億美元巨資研發的移動通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