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我一定要請得阿爺允准;讓我出去看看……”
杜士儀差點就沒說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話來;好在還是硬生生忍住了;否則他ri十有**要被人扣一個教唆儲君的罪名。直到今ri講讀的時辰已盡;李嗣謙藉口要去探望趙麗妃;親自送了他和賀知章出來時;卻還特意對他說道:“杜拾遺和孤年紀相仿;見識卻多;若有機會;不妨多來東宮講讀。”
這種話杜士儀有些措手不及;而一貫隨便的賀知章卻搶在了他前頭;一本正經地說道:“太子殿下好意;杜拾遺自然是不勝榮幸。然則講讀的ri子都是張相國此前早就擬定好的;若是讓徐學士聽到太子殿下這話;怕是心裡要忍不住黯然神傷。至於杜拾遺;只要在麗正書院修書;總有一天能輪到為太子殿下講讀。而若有想問的;太子殿下若信得過我;就由我賀四明居中傳話如何?”
賀知章為人詼諧;李嗣謙也頗為喜歡他的講課風格;此刻不禁為之莞爾。他雖有交好的嫡親兄弟;可大家幾乎都悶在宮中;很多事情都只是道聽途說;因而對年紀相仿卻經歷頗多而又赫赫有名;與那些貴胄貴介截然不同的杜士儀;他方才有一種說不出的好奇。此時此刻;他便爽朗地笑道:“好;便如賀學士所言。杜拾遺;下次再見;不妨給孤說說你在長安隨王怡安撫平亂的事。”
等到在東宮嘉德門和要去大明宮的李嗣謙分道揚鑣;走在出宮的路上;杜士儀方才有些匪夷所思地對賀知章問道:“賀學士;太子殿下這是說真的?”
“好奇而已;太子殿下八歲冊為太子;從小就是名家教導;所見除卻宗室皇親;貴介子弟;多半是我這樣一大把年紀的。能夠見到你這年紀相仿;卻又已經赫赫有名的;也難怪好奇。”說到這裡;賀知章便輕聲說道;“不過太子殿下雖是無心之言;就怕真的去對張相國說;到那時候引來非議卻不好。徐老固然不是計較這些的人;但人言可畏。”
麗正書院中;賀知章和徐堅都是豁達的人;但並非人人都像他們;杜士儀當然心中有數;此刻少不得謝過賀知章那時候在李嗣謙面前解圍。然而;這第一次見面卻讓他對李嗣謙這個太子有很不錯的觀感;xing子固然急了些;卻是為了生母的病情;而聽講時毫無倦容;對講讀官待之以禮;那傲氣固然是因為身份尊榮;卻不曾凌人;說話言辭之中也更多帶出幾分年輕人的朝氣。
當他和賀知章即將出太極宮宮城重明門時;卻正好和帶著幾個內侍的高力士撞了個正著。兩邊相見打了個招呼;一向對人客氣有禮的高力士便笑容可掬地問道:“賀學士和杜拾遺這是從東宮來?”
“是;剛剛講讀完。”杜士儀瞥了一眼賀知章的表情;見其不甚樂意和高力士說話;他少不得主動說明;隨即又加了一句;“太子殿下應該是從景風門往大明宮去了。”
“這麼說我是錯過了。”含笑嗲了點頭後;高力士見賀知章拱了拱手先行告辭離去;杜士儀亦是隨之跟上;他便看著那座近在咫尺的東宮出起了神。
以sè侍君;安得長久?多少美人用青chun和xing命證明了這個道理;趙麗妃也不例外。當年寵眷最盛時;天子渾然沒在意皇后興許還能再生嫡子;越過長子冊立次子李嗣謙為太子;而現如今;趙麗妃寵衰sè敗;李嗣謙這個太子也並不比其他兒子多受寵顧。要不是王皇后和武惠妃相爭;哪會沒有人顧得上羽翼單薄的東宮太子李嗣謙?至於病得七死八活;一年年都只靠藥吊著的趙麗妃;除卻李嗣謙這個親生兒子;誰會真心去關心?
即便當年漢時獨霸天下如衛子夫;即便衛子夫還有弟弟如衛青;外甥如霍去病;可若不是衛太子的孫子繼承皇位;衛家興許也早就一蹶不振了而同樣出身卑微的趙麗妃;孃家沒有半個出sè的人才;東宮屬官無不是天子利眼盯著;甚至時至今ri都尚未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