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之後,她便憂心忡忡地問道:“你真的要去代州?王承業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分明把你當成投敵之人,如果那代州都督亦是如此武斷……”
“大唐總不至於人人都是尸位素餐,不肯冒險的庸碌之輩!是放我大軍進入河北和安祿山拼個你死我活,還是坐視我大軍就在代州左近駐紮,說不定哪一天就暴起發難,只要是明白人,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玉真公主見說不過王容,只能側頭看了一眼玉奴,希望她能夠幫忙自己勸說,可卻沒想到這個分別已久的徒兒用編貝似的牙齒咬緊了嘴唇後,好一會兒竟是說出了一句讓她大驚失色的話:“我好歹也學了幾年武藝,我陪師孃去代州!”
“不行!”王容這一次卻斬釘截鐵地拒絕了。見玉奴倔強地瞪著自己,她用不容通融的語氣說道,“別忘了天底下認識你的人固然不多,可也總有那麼幾個,萬一你假死的事情暴露,豈不是會節外生枝?而如今兵災一起,就連你師尊的安危也未必能夠保證,你怎麼能不在身邊安慰保護她?”
玉奴這才為之語塞。當王容表示莫邪和龍泉會與她同行之後,她方才終於打消了心頭的打算。
而玉真公主眼看勸不回人,又想著李隆基面對安祿山此番叛亂,連番措置都談不上任何英明,心頭更是苦澀難當。
想當初兄長在唐隆政變時,下手不容情,果斷狠辣,難道真的正如同固安公主在閒談時捅破的那一層窗戶紙,兄長只有在內鬥時方才英明神武?能夠有那三十年的開元盛世,不是因為李隆基這個天子有多賢明,而是因為朝堂上的宰相名臣,一個個全都是當年祖母則天皇后在世時留下的深厚底子?
當王容只帶著寥寥十數名隨從前往代州,在都督府內見到了代州都督,開門見山提出了透過飛狐陘直擊河北腹地的提議時,朔方兵馬也截獲了太原府渡河進入綏州的信使,而且不辭辛勞地把人直接“護送”到了朔方節度使府。當郭子儀拆開那一份王承業和程千里聯名送給長安的奏報,從裡頭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兩個傢伙竟是一口咬定王容和張興通敵的時候,他登時氣得七竅生煙,拿著奏疏的手都氣得哆嗦了。
“河南道被叛軍摧枯拉朽捅了個對穿,眼看連洛陽都幾乎不保,王承業卻不思量著從太原出兵南下援救,面對張奇駿的兩萬大軍卻還只想著那是叛軍?昏了他的頭!如果真的是叛軍,哪裡還會先給他派信使,直接一路就打著安北大都護府的名義奇襲打過去了,還輪得到他去舉發這種事給自己請功?這種傢伙……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
杜士儀亦是大怒,卻沒有立刻表現出來。見那個王承業的信使正瑟瑟發抖地看著自己,他便淡淡地問道:“你認識我?”
“曾經遠遠看到過杜大帥……”嘴裡這麼說,那信使心裡卻有些發苦。杜士儀既然已經到了朔方,郭子儀又這麼說,那麼就代表漠北大亂真的已經平定了,那支來自北疆的兵馬真的是援兵,只可惜卻被自家主帥硬生生給擋在了門外!
“你既然見過我,那長安你也不用去了,滾回你的太原府,告訴王承業,我杜士儀還沒他想的這麼無能!”杜士儀語氣倏然轉厲,竟是怒喝道,“他身為河東節度使,上任之後除了龜縮在太原城內,他還做了什麼?庸碌無能卻又膽小如鼠之輩,真是瞎了他的狗眼!”
郭子儀有些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隨即醒悟到杜士儀震怒的是因為王承業的短視,本來再沒有後顧之憂的河東兵馬只能繼續龜縮,而不能出兵去援救河洛戰局,而安北大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