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兄弟啊!二貨就是一個藏在人民內部的階級敵人!”
李承乾確實感覺和蘇寧在一塊兒說話特別舒服,沒有旁人那種唯唯諾諾的感覺,打了自己也絲毫沒有任何的芥蒂,並且語氣裡面也絲毫沒有把自己的太子身份當一回事,似乎只是很平常一樣,這對於自幼就沒有一個朋友的李承乾而言,還是第一次。
“什麼叫藏在人民內部的階級敵人?”李承乾對於蘇寧層出不窮的新鮮想法新鮮詞語特別感興趣,於是問道。
蘇寧嘆了一口氣,深沉的說道:“就是二貨那種人,承乾,你要記住,一個有了女人的男人,是不能和我們相提並論的,我們在漫漫長夜之中,孤苦伶仃,一個人睡在冰冷的床鋪上,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心疼,沒有人在意,沒有人惦記,那是何等的孤獨和寂寥,一切都只能埋在心裡。
因為很多的事情,我們只能自己承受,而不能告訴父母,不是嗎?沒人心疼的滋味,只有我們這些沒有妻室沒有妾侍,孑然一身的人才能體會到,而我們在這兒體味著孤獨和悲涼,二貨竟然在那裡和你妹妹甜蜜著,承乾,這種感覺,你能忍,我都不能忍!這種感覺,你也能體會到,不是嗎?”
蘇寧這番話可算是說到李承乾的心裡面去了,這位史書記載“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的大唐太子,自幼就註定會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因為他有一個不平凡的父親,一個不平凡的母親,一個不平凡的祖父,伴隨著一個不平凡的時代,他註定不能像正常孩童一樣生活,一樣體味人間百態。
但是他也向往,非常向往,嚮往到了發瘋的地步,“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李承乾成年之後說的這句話看上去非常狂妄昏庸,但是蘇寧卻是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蘇寧覺得,李承乾到底是被李二陛下和那些著名的諫臣們逼到了什麼樣的地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毀掉李承乾這位原本會非常賢明的大唐君王的罪魁禍首,就是李二陛下,並且包括了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劉洎、岑文字與馬周等等一系列的幫兇。
李承乾小的時候還好,長大以後,現在人都知道,是會有一個青春逆反期的過程的,所謂逆反期,就是家長怎麼說,孩子就一定會背道而馳,越是逼迫,就越是反抗,越是不順從;可是李二陛下不知道,長孫皇后不知道,孔穎達不知道,魏徵不知道,名宿大儒們都不知道,他們只知道,直言進諫……
然而這些人間偉器們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李承乾,一味的進諫是否能夠將承乾已經出現偏差的行為糾正過來?因為通觀于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的勸諫就能發現共同點——這三人幾乎是比著上疏,而且措辭是一個比一個兇狠,言語一句比一句鋒利,最後卻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貞觀十四年,李承乾不過蓋個房子,于志寧便上疏批評他過於奢華;李承乾和宦官玩樂,于志寧又上疏批評他,甚至將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穎達更是激烈,他只要覺得李承乾一有不對的地方就立馬犯顏直諫,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勸說過孔穎達,認為太子年齡既長,不宜總是當著面痛加批評指責,而孔穎達卻表示我這樣做“死無所恨”,結果是“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至於張玄素,那更是無時無刻不諫,言語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聽他的,至於結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一位千古明君帶領著一堆千古名臣,一堆骨鯁直臣,在一個最美好的年華,成功的毀掉了大唐帝國未來最大的希望……
反賊就是這樣煉成的……
蘇寧突然想到,現在的李成乾還是那個丰姿峻嶷、仁孝純深的好孩子,還沒有步入青春期,還沒有被李二陛下和貞觀名臣們逼到了變態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