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本糧食就不夠吃,錢財就不夠用,還要進獻?神明教派的教眾一度銳減。

可是三年半以前,這個情況發生了逆轉,神明教派的一群教眾在邏些城北部的一個地方發動了一場運動,號召大家加入神明教派的運動。還對一些反對者進行了劫掠。當時堅決反對的一些吐蕃官員在眾目睽睽下被神明教抓捕,並且當眾施以火刑,其慘狀至今為止還被一些人銘記,但是讓所有人感到失望和疑惑的是。贊普並未出面阻止這種情況的出現。

神明教派彷彿一夜之間變得相當狂暴。在吐蕃各大領主的領地內展開了狂暴的運動。信教者生,不信教者死,短短的時間內。吐蕃南部大部分領土上的人都開始信教,不管是被逼的還是主動的,神明教派一開始是遊說,宣傳,效果不好才會使用武力,這種方式被證明很有用。

官府沒有動彈,神明教依舊肆虐,一些敢於反抗的強硬派人物接連被殺,高層人物也有不少被殺,領土被奪取,百姓們終於明白是不會有人給他們撐腰的,神明教派席捲吐蕃的勢頭無法阻擋,勢力猛增,伴隨著勢力的擴張和教徒的增加,神明教派對教眾的要求也更多,從一開始的十分之一財產到現在的三分之一財產,前後不過三年。

但是始終沒有大人物站出來反對,不過至少還有一些領主堅持不允許神明教眾進入他們的領土,帶著自己的私兵在領土邊界巡邏,見到神明教派的人毫不留情地就會動手,堅決與之對抗,這也就使得大部分被逼無奈信教的吐蕃人會不擇一切手段的逃離原本的居住地,向這些北部的抵抗派領主領地進發,以圖得到保護。

這些人裡面,祿東贊就是最堅決的一個,他是第一個帶領家族私兵大規模捕殺神明教教眾的領主,在他的帶動下,北方四大領主和十幾個小領主團成一個團,堅決不允許神明教進入他們的領土,而面對這樣的事情,細心的人們發現,贊普松贊干布依舊沒有表態。

北方領土被稱為希望之土,是所有不願意信教的吐蕃人的夢想所在,也是神明教統治者和實際掌控者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不止一次的組織武裝死忠教眾衝擊北方希望之土,但是都被堅決的抵抗所擊敗,領主的私兵都是真正的戰士,而狂熱的教眾並不能與之抗衡。

贊普松贊干布被吐蕃一大批權貴所壓迫,不得已妥協,沒有插手神明教的日常活動,但是在神明教要求贊普下令允許神明教眾進入北方領主領土宣揚神明教的時候,松贊干布一臉冷笑的予以拒絕,所他們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而且自己已經明言不會干預神明教的日常事務,這一點,同樣也屬於日常事務。

這是松贊干布做的唯一一件對神明教不利的事情,那些企圖利用神明教控制整個吐蕃的權貴們對此恨得咬牙切齒,但是也無可奈何,松贊干布不是一個傀儡,那幾個對他不敬的神明教徒被他五馬分屍以顯示自己的底線和尊嚴,並且吐蕃至少還有五萬軍隊被松贊干布牢牢掌握在手中,惹惱了松贊干布,誰知道他會幹出什麼來?

所以這些權貴對於祿東贊及其北方希望之土的領導者們入駐吐蕃中央政權也毫無辦法,只能予以壓制,並不能改變現狀;北征吐谷渾的時候,祿東贊所率領的三萬人是松贊干布和祿東讚的嫡系軍隊,用來打出威風。

而後續的十萬軍隊,則大多都是對神明教有所信仰的軍隊,松贊干布和祿東贊覺得就算損失一些,可以消滅那四萬唐軍,也不會心疼,只是唐軍的實力讓他們感到不妙,真要是丟了這十萬軍隊,松贊干布就可以下臺了。

但是隨著神明教對南方和中部的掌握加強,對於北方希望之土的蠶食也開始加強,祿東贊逐漸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再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於是就在這個關頭,祿東贊做出了一個決定,終於改變了局勢。

貞觀八年七月。大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