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還是耗費巨資。無一不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生活可以幸福美滿,人人都可以吃飽飯吃上肉。

所以在你向陛下請求要請老夫帶著其他的醫者來這裡治療瘟疫的時候,老夫才會馬不停蹄的趕過來,前天夜裡才回到長安城,今天中午就出發了,都沒來得及休整,都沒來得及重新整理一下,所有醫者都是如此,就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一是希望可以幫助你。二是因為醫者父母心,遇到傷患,無論他是誰,只要他是傷患。醫者就必須施救。

那面大牌匾還是蘇侯親自書寫的。蘇侯的字。千金難求,我長安總院有一副,實在是蓬蓽生輝。可是,為何蘇侯現在卻要離開這裡呢?蘇侯當初說,不希望看到高句麗人全部死光,覺得高句麗人死光對於大唐而言沒有好處,所以才會想要幫助自己的敵人,讓他們都可以活著,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老夫都認為,這是仁義之舉。

但是現在,蘇侯要離開了,不僅僅把高句麗人拋棄了,把一百零七個為了大唐出生入死計程車卒也給拋棄了,他們還沒死,他們還活著,他們是病人,只要滿足這些條件,老夫作為醫者,就一定要治療到底,不管他是可以活下來還是不幸去世,作為醫者,在他閉上眼之前,老夫必須要在他的眼前站到最後一刻!

之前那個士卒對老夫說,他認識老夫,幾年前在靈州的時候,老夫救治過他,老夫不記得了,老夫救治的人太多,平民,士卒,官員,皇族,什麼人都有,可是老夫曾經救治過他,現在卻無法再一次的救治他,他的命老夫保過一次,現在卻眼睜睜地看著他死去,他還對老夫說,他太難受了,想讓老夫幫他解脫,給他一個痛快的,還把刀給了老夫。

老夫知道,這是軍伍裡面過去經常出現的事情,斷了胳膊,斷了腿,就是個廢人了,不想連累同袍,不想連累家人,所以選擇自我瞭解,或者是已經無法自我瞭解了,才會請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幫助自己,那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解脫,因為那個時候活著比死了更痛苦,老夫以前沒有見過,現在親眼見到了,親身經歷了,那是什麼樣的感覺,蘇侯,你知道嗎?

作為一個將軍,臨陣脫逃,不顧大軍,這是死罪,是要處斬的,這比戰敗更加可恥,作為一個醫者,同樣也有這樣的罪責,你治不好,是醫術不精,是無可奈何,但是就算你治不好,就算你無可奈何,你也不能離開病患,醫者父母心,就這五個字,這是醫者的信條,沒有對醫術做要求,父母心,父母心,要做醫者,首先要有父母心。

老夫行醫數十年,救助過很多人,也沒能救回很多人,但是老夫可以保證的是,和三位將軍一樣,三位將軍沒有臨陣脫逃過,老夫也沒有,就算沒有辦法救活一個人,也沒有在他閉眼之前離開他的視線,三位將軍為士兵和百姓負責,而老夫就要為自己的患者負責,老夫是醫者,有父母心,天底下沒有父母會離開快要病死的孩子,老夫也一樣!”

孫思邈的話永遠都是心平氣和的,至少蘇寧沒有看到過他生氣,也沒有見到他用平和之外的語氣說過話,不過今天,蘇寧見到了,孫思邈用堅定的語氣表達了他作為一個醫者的信念,無關乎醫術,無關乎生死,乃是一個醫者的信條,醫者父母心,區區五個字,卻是醫者這個身份對行醫之人最大的要求。

張士貴和張亮紛紛低下了頭,不住地嘆氣,蘇寧看著孫思邈,也知道他是死了心了,要說地位,在這裡,無疑孫思邈是最高的,雖然他沒有權力,可是如果他不願意走,除非蘇寧動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