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槍栓要耗費不少工吧?”

來到位於昌平的皇家火藥廠,洪濤終於見到了兩款新式後裝線膛步槍,在各發射了幾發子彈之後又把兩支步槍拆解開來,看著明顯佈滿打磨痕跡的槍栓提出了問題。

“先用車床和鑽床造出毛坯,再由手工打磨,大致工藝和後裝艦炮差不多,產量還不太高。”王徵也沒打腫臉充胖子,現在如果吹牛,一旦皇帝命令全軍換裝,很快就會被打臉。

“先小批次生產,把更多精力用於改裝。將原本的景陽九式都改成用火帽發射,優先供應安南、呂宋和海軍陸戰都司。”對於這個答案洪濤並不覺得沮喪。

想從前裝燧發槍一步蹦到後裝火帽槍或者針刺槍,以目前的機械加工精度確實不太容易。如果完全靠手工一點點磨倒是可以實現,但成本就上去了,不適合大批次裝備部隊。

既然不能蹦,那就先邁一小步,把燧發裝置去掉改成火帽。這樣一來雖然步槍的整體效能沒有改變,卻不再怕颳風下雨了,也算是進步。

而且這麼改還有個好處,不需要新的彈藥配合,可以繼續沿用原本的米涅彈,等於又省了一大筆。

效果嘛……現在歐洲還處於火繩和燧發前裝滑膛槍混用階段,前裝線膛火帽槍已經遙遙領先了,沒必要為了再領先一步付出太大代價。科技這玩意最好不跳著走,循序漸進更能培養人才。

“朕來畫個圖,讓工匠們造出來試試效果!”

可是腦子裡如果知道了未來的走向,就忍不住想跳。洪濤忍了半天還是沒忍住,趴在靶場的彈藥箱上,把轉輪槍的大致樣子和原理給畫了出來。

不是後世裡的轉輪槍,而是使用黑火藥和火帽的轉輪槍。每個彈倉的後面都是封閉的,鑽有引火孔。把彈倉裡裝填上米涅彈,再在引火孔上挨個扣上火帽,就可以像後世的轉輪槍一樣連續擊發了。

這種轉輪槍在後世的西部片裡很常見,牛仔們腰裡掛著兩支,在近距離火力持續還是挺猛的,洪濤想照貓畫虎造出來試試效果。

如果真有用就當做副武器大量裝備部隊,讓士兵們具備近距離格鬥的能力。能連發的五六枚鉛彈,在二十米之內總比工兵鏟和刺刀好用多了。

“陛下,銅殼彈非常好用,在同等發射藥量時能增加射程,是不是可以考慮先用在海軍的艦炮上?臣想辦法來解決火帽容易腐蝕和不穩定的問題,可以把它與銅殼分離,用的時候再臨時裝上,這樣就安全多了!”

但王徵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折騰了一年多,結果兩種新式火槍都沒被選中,而是要去改造原有的舊型號,多少顯得工作成績不太突出。既然火槍上不能有所突破,乾脆拿彈藥找補。

銅殼彈的試驗是隨著新式火槍一起展開的,但始終沒解決易腐蝕和不穩定的致命弱點。不過要是能將銅殼子彈換成體積更大的炮彈,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比如將火帽上弄出螺紋,銅殼下面留個洞,也預留螺紋。平時分開儲存,用的時候再臨時擰上去,就可以大機率確保安全。“……還是算了吧,繼續對雷酸汞的安全性進行研究,也可以試著找一找還有沒有其它的發火藥。

這兩種後裝火槍也不要放棄,朕認為它們還是很有前途的,只是目前的加工手段還不足以支援大規模生產,過幾年說不定就可以了。

對參與這次新裝備試驗的人員都要給予獎勵,有特殊貢獻的及時上報,該升職升職、該加勳加勳,不要讓他們寒心。”

王徵的這個提議確實挺有吸引力,洪濤認真考慮了下得失,最終還是給否了。與提高一點射速和射程相比,戰艦的安全性更重要。現階段海軍還不曾遇到大的挑戰,沒必要拼了命的去提高攻擊力。

另外是成本問題,銅就是錢,大量消耗銅去製作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