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第三章 初露鋒芒
我坐在桌前凝神沉思,對面的唐莉敲了下桌子。這唐莉比我大幾歲,人比較爽直,我們兩個平時的工作配合比較多,也建立起了工作夥伴的友誼。我知道她的疑問,便說:“在想到底明天該講什麼內容。”
她笑笑,說:“明天整個集團公司聚集那麼多年輕人,一個人才能說幾句話啊?不用那麼認真。”
我笑笑,不置可否,但心裡面仍然認為這是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我屬於大賽型的選手,往往越是大場面,越能夠超水平發揮。進公司這兩個月,道聽途說的關於花總勤勉和努力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說:他一個非專業人士,自學房地產業務,研究設計圖紙;他沒搞過財務,卻能將公司的財務規劃琢磨得清清楚楚;他年屆五十幾歲的中年人,仍然每天加班工作到八點以後。這樣一個日理萬機、善於鑽研的老總,既然肯花寶貴的一下午時間和年輕人交流,絕對不會是擺擺樣子。一方面,他可能會灌輸企業的經營理念,希望年輕人能夠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但恐怕更深層次的寓意在於廣泛篩選年輕的儲備幹部人選,以作日後企業的發展之需。這機會不是天天有,錯過了,下一次等著領導垂青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既然楊部長鼓勵自我發揮,陳部長提倡少說多做,那我就折中一下,只談自己對業務的理解和認識,儘量爭取高屋建瓴,站在全公司的層面想問題,提建議,避而不談這兩個月見到的企業弊端,免得誤當了炮筒。
目標已經明確,我的自信心爆棚,在心裡鼓勵自己:“咱是誰啊?學的就是戰略管理,研究的就是企業的宏觀問題,加上自己天生的表現欲,精心準備後不敢說一鳴驚人,起碼也要在志化這個老掉牙的國有企業裡大鬧出一番動靜來。”
第二天下午,我們準時來到會議室。只見會議室早已是人山人海,牆上掛著巨大而醒目的橫幅——志化集團公司青年員工座談會,主位一排空座兒留給了公司領導,各分子公司近一兩年內新進的大、中專畢業生濟濟一堂,卻大都為了避免離領導太近,擠滿了後排。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或興奮或惶恐或不羈或緊張,彷彿嫩綠的小蔥,平地而起,滿眼的青春與活力。
我忽然發現苗胖子竟然也端坐在主位對面的核心位置,且少有地穿了一身筆挺的西裝,頭髮梳得油光可鑑,顯得莊重而正式,在後排一堆新人的映襯下煞是扎眼。我挨著他坐了,打趣道:“苗大哥,你這閱歷豐滿的人也和我們這些竹葉青湊熱鬧啊?”
苗胖子咧開大嘴笑了,半真半假地說道:“我閱歷再豐滿,可在公司的資歷也是骨感,和你們一樣也是新人,要在志化公司領導的面命耳提下才能進步得更快啊。”
我心說,果然是個人精,不放過任何的機會展現自己,哪怕是和年輕人擠在一起,也絲毫不見其不適,這份機敏和心理素質當真叫人佩服。又想著他一介中年人,在這種青年人扎堆談話的會上,不知要說些什麼,不禁好奇心陡起。
花總和一干公司高層領導紛紛落座,會議正式開始。花總用低沉而緩慢的聲音朗聲說道:“各位志化公司的年輕職工們,今天我們坐在這裡,就是為了能和大家敞開心扉地面對面交流一次。過去的三年裡,公司實現了年均百分之五十以上飛速發展的可喜成績,同時,也暴露出了規模放大與內部人才體系支撐不匹配的矛盾。很多市場機會由於公司沒有相應的人才而白白地失去。可以說,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最大瓶頸。所以,公司下決心要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下大力氣。同時,我希望年輕人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公司、對待未來,安心本職工作,積極學習和鑽研業務,公司一定會給你們提供廣闊的空間和機會。”
花總語氣緩了緩,笑著說:“今天來的年輕人居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