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郊開工廠,還一直在考慮在那邊買一大塊地來建大型造船廠,白金漢郡在西北邊兒,真是有點遠啊。”

公爵笑道:“地理位置不是問題,哪能所有的家都安排在倫敦附近呢?你不也討厭骯髒的倫敦嗎?我以前在愛爾蘭還有房產呢!哎,現在都……”

唐寧:“嗯,那您開個價吧,我要是建完鋼廠、造船廠之後仍然有不少盈餘,再跟您商量商量。”

公爵本來要開個三十萬英鎊的天價,可是被唐寧這綿裡藏針的討價,不敢開得太離譜,思考了半天,在唐寧快要離開的時候,他才勉為其難開了價:“二十萬英鎊,我的底線。”

唐寧點點頭:“好的,我回去好好想想,再跟朋友們商量商量,非常感謝您親自帶我遊覽了思陀園,不管怎麼樣,這都是難忘的經歷!”

公爵沒能立即得到正面的回覆,失望地將財神爺送上馬車,自個兒在多彩的深秋顏色中欣賞他這有可能再也無法以主人身份欣賞的華麗花園,百感交集。

第19章 電訊

來找bt合作的新聞機構還真不少,泰晤士來了,每日新聞也來了,然後,路透社的創始人保爾?路透也來了,這時路透社才剛剛成立不久,2年,最慘的是路透社是使用有線電報的急先鋒,前邊不是說過嗎?路透社電報公司!無線電報橫空出世一舉粉碎了路透社電報公司的優勢,相當於電報線路的鉅額費用全砸了。無線電報好說,帶打字機的!還能影印的!你說有線電報那幫傢伙們還能有什麼盼頭呢?保爾?路透是懷著上吊心來找唐寧的。求解救,求合體,幹啥都行,救救咱們路透社吧。

保爾本是德國猶太人,1845年到倫敦之後立即從猶太教皈依了基督教,名字也改成了現在這個,可見他本人是拿節操當乾糧的傢伙。沒節操的人往往有商業頭腦,這個商人還特別的膽大,在1848年歐洲大革命浪潮中,他是柏林一家書商的合夥人,出版了激進的小冊子,遭到柏林當局的監視。於是,他離開了柏林到巴黎發展,工作的地方是查爾斯?路易斯?哈瓦新聞社,法新社的前身。在巴黎的時候,他發揮聰明才智,使用信鴿通訊以彌補柏林到巴黎間電報線路缺失的一環。速度稍微快一點點,在新聞界的意義就不一樣,金融資訊更是如此,因為巴黎當時是歐洲的中心,股市會影響柏林,早幾分鐘知道訊息的收穫是很大的。同理,英吉利海峽通電報後,意義更大,因為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那裡的股市資訊會影響全世界。

唐寧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從他隨手打賞國會150萬英鎊就能看出端倪來。他對自己的發展路線有一個清晰的規劃,150萬鉅款到手之後,就要著手重工業了,這個太費時間,而他在爭取時間,爭取在英法聯軍入侵故國之時已經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不是去拯救腐朽的大清朝,而是能在中國找到合適的人來扶持,改變中國。在這種情形下,他仍然想對獲得路透社在日後那樣一張巨大的情報網。所以,要麼路透社賣給他,要麼他自己來建情報網,這個事情太重要了。

鑑於路透先生在言談中透露出來的商業才華,唐寧決定讓他成為重要夥伴,他要買下路透社的50%加1股。充當中央銀行角色的英格蘭銀行才僅僅擁有200萬英鎊的準備金,有了一個超級大款做靠山,路透先生決定再一次出賣靈魂,好,我賣!

東印度公司實際負責著英國電報公司的全球網路建設,特別應唐寧的要求,在廣州、上海、日本建立電報網路。日本現在正在進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只允許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在長崎的出島進行貿易,這個島國在未來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影響世界格局的國家,所以唐寧會重視它的情報。

入主路透社之後,唐寧則讓路透社來負責全球情報網路的建設。保爾原來的野心很小,只不過是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