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年人接受了文化教育。上述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與戰爭年代對國家的破壞程度無關。戰後,正如基本經濟增長理論預測到的一樣,越南人加大在有形資產和人力資源兩方面的投資力度。如今曾承受美國襲擊之苦的地區的經濟條件幾乎與其他地區毫無差別,這向向簡直是不可思議。

北緯17度(1)

“從天而降”的美軍炸彈與第五章中描述的非洲降雨的意義不一樣。美軍依據設計方案對這些炸彈進行投擲,而方案又由專家級的軍事策劃人(如麥克納馬拉)按照顯然是非隨機的戰略思路進行規劃的。例如,為何美國人劃出特定地區進行極猛烈轟炸?歷史學家蒂爾福德伯爵(Earl Tilford)認為,美國將軍們仿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略轟炸突襲來設定他們的空襲行動方案,目標旨在摧毀敵人的工業目標(如日本的工業城市廣島和長崎),從而“破壞越南北部的各項產業並毀滅其運輸系統,從而防止越南北部支援南部發生叛亂”。

長崎已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因為它擁有一處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優越的天然海港,而這裡曾是商業中心,後來又發展成製造業中心,這使它成為美軍戰機的轟炸目標。如果未遭到美軍轟炸,實際上長崎如今可能比日本其他城市更為繁榮。與之相似,假設美國將軍們在越南選定的戰略轟炸目標同樣是有可能將越南經濟帶入工業化時代的城市。也許如果沒有對美戰爭,它們也本應比周邊城市更為富裕,而且僅僅是由於它們遭受了美軍轟炸機的狂轟濫炸,如今這些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並不比越南其他地方好多少。

然而從美軍轟炸的某些方面來看,這種空襲幾乎是隨機的,或者說至少與未來的工業發展潛力沒有聯絡。特別是廣治省的工業發展根本沒有遭受損失,因為它根本沒有工業。這一地區的命運之所以如此不幸,僅僅是因為它恰恰坐落在北緯17度,這一座標成了分割越南南北兩部分的人為分界線。除了“冷戰”時期秘密談判促成的1954年的越南分裂,這一界限的設定並沒有特別的邏輯。美國希望將這一分界線進一步向北推進,以擴張其資本主義同盟——越南南部——的地盤,而蘇聯則竭力將分界線向南推進,以擴大對共產主義社會同盟——越南北部的控制範圍。在其為強化北緯17度分界線而付出的努力中,美軍對越南的空中打擊集中在一些看似“倒黴”的區域,例如廣治省,它們偏偏離這條分界線非常近。

因此,北緯17度附近的地區招致了更多的轟炸,但這與遭轟炸地區的工業發展潛力無關。如果我們認為更多的轟炸阻礙了未來經濟發展,那麼如今越南“冷戰”分界線附近的地區應當比該國其他地區更貧窮,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與越南其他地區一樣,鄰近戰時分界線的地區正迅速發展,儘管這些地區面臨著雙重困境——曾遭戰爭重創,且遠離該國的河內與胡志明市這兩大城市市場。

對美戰爭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很快就消失了,這一事實當然也算是“好訊息”,但它並沒有告訴我們像廣治這樣的地方如何能在遭遇如此廣泛的破壞之後還能恢復原貌。政府肯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它將重建被摧毀的基礎設施作為頭等大事。根據越南政府統計的資料,1976~1985年,遭轟炸較為嚴重的省份獲得的公共投資數額是其他省份的兩倍。隨著1980年越南與柬埔寨等國的武裝衝突結束,這一比例進一步提高,因為和平使得國家能夠最終將資源從軍事領域轉移到國內經濟建設中去。除了在公共基金投資方面,越南領導人還在戰後重建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越南的人口狀況也使遭受沉重打擊的地區更容易從戰爭的創傷中迅速恢復。他們運用頗為巧妙的方式確保密集轟炸中傷亡人數最少,這就是在長達數千英里的裝備完善的地下通道中藏匿較長時間,而這些地下通道在戰爭期間就已建成。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