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願意和吳憂交朋友由得你,只要你開心。”

大夏不以言論罪。

吳憂被黑化,演繹著精彩絕倫的反面人物。

在京都,不僅文武百官,就連夏皇,也沒有逃脫被議論的結局,只是百姓只敢私下議論,雖然沒有公開,但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文武百官和夏皇都如此,更何況是沒有任何權勢的吳憂,百姓八卦起來更是肆無忌憚。

要說傳聞,第一天傳出的訊息還存在真實性,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之後,各種版本的訊息層出不窮。

一些茶樓酒肆,為了吸引客人,更是將訊息改成了話本,經說書人一傳揚,更改之後的訊息徹底的成為了傳聞。

往來京都的商客,最喜歡的地方就是茶樓酒肆,他們會把聽來的傳聞散播到大夏各地,甚至是其它地域。

這是言論自由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京都也在口口相傳中,成為了人人嚮往的神奇之地。

“一群碎嘴子。”

這是吳憂對京都百姓的評價。

傳聞,吳憂也有所耳聞,不過他深知網暴的厲害,他並不反駁,這樣只會越描越黑,只能等這股勁過了,失去了新鮮感,這些傳聞自然而然就會淡化。

這還是吳憂有一個強大心臟的結果,如果換做其他的人,只能呵呵了。

話歸正題。

次日,陰。

下了三天的雨終於停了。

空氣中帶著香甜的味道。

“古代的空氣真不錯,走,我們出去逛逛。”

吳憂伸了一個懶腰,帶著吳坎和啞巴一起出了門。

吳府門前恢復了之前的熱鬧,郝四郎的攤位,今天總算開張了,在家呆了三天的人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郝四郎笑呵呵的迎接著客人,只是看到吳憂後,笑容消失了,反而充滿了警惕。

之前擺放在門外的木牌,已經撤了回來,“蟲二”的謎題不知道被誰解了出來,在人群中傳揚。

一些好事兒的人,得到風月無邊的答案後,看吳憂的眼神都高人一等,對此,吳憂懶得理會。

吳憂沒有再出新的題目,都是一群黑粉,沒必要把有限的資源全部浪費在黑粉身上,不值當!

白了一眼郝四郎,吳憂三人朝街角的方向走去。

“聽說了嗎?江淮一帶發了洪水,聽說淹死了很多人。”

“聽說江淮一帶,連下了兩天的大雨,長江決堤,這才造成的水災。”

“真的假的?”

“這事兒還能騙你?現在都傳開了,朝廷正在籌備救災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