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愛卿此案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還吳愛卿一個清白。”

“臣,遵旨。”

“謝陛下隆恩,陛下聖明。”

吳敵再次跪下,感激涕零。

夏皇嘆了口氣,來到吳敵身邊,扶起吳敵,語氣柔和:“吳愛卿,委屈你了。”

吳敵擦了擦感動的淚水:“不委屈,罪臣願為陛下死而後已。”

見時機成熟,夏皇語重心長道:“吳愛卿,朕清楚,只要科舉以你吳家的名義推行,必能洗刷你吳家在仕林中的汙名。

可如果以朕的名義推行,那麼所有的讀書人必然會擁護朕,擁護皇室,甚至擁護朝廷,可這是你吳家的功勞,朕不會據為己有………”

“陛下,罪臣願將科舉獻於陛下。”

聞言,吳敵再次下跪,沒有絲毫猶豫道。

夏皇佯裝不滿道:“吳愛卿,不妥不妥,朕豈能貪臣子之功,如果傳出來讓人詬病。”

“當初蒙陛下不棄,委臣以重任,知遇之恩,臣沒齒難忘,科舉一策,並不算什麼,今日陛下若不受,臣便長跪不起!”吳敵情真意切道。

夏皇一臉感動的神情道:“愛卿請起,朕受之便是。”

此時,君臣相得的場面,感人肺腑!

三位皇子不以為然,鈺公主神情詫異,莊文清一臉淡然。

不同的是,吳敵是真的情感流露,而夏皇心思複雜。

朕先借三位皇子嚇唬他,然後再欲擒故縱,這些小技倆就讓吳敵乖乖獻上科舉?

不對,能想出治國三策和科舉,必然是心思剔透之人,吳敵必然在打著什麼主意。

科舉一策,不算什麼,好大的口氣,看來他肚子裡還有更精妙的治國之策,必須想辦法挖出來,不過此事急不得,須徐徐圖之!

夏皇神情一肅,看向三位皇子道:“吳愛卿乃國之棟樑,以後此案未明之前,不得對吳愛卿無理。”

“是,父皇。”

三位皇子齊聲應道,至於心裡怎麼想的,夏皇才懶得理會,他只要表明一個態度即可!

“另外,朕打算近日推行科舉,此事事關社稷,朕不想看到一些不長眼的跳出來壞事。”

夏皇語氣中帶著濃濃的警告意味,朝臣大部分依附三位皇子,現在夏皇發話,就是在告訴他們,誰如果阻攔,就要承受怒火。

自夏皇登基以來,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明君頭銜。

只要順利推行科舉,他的功績堪比太祖,如果勝利的推行治國三策,那麼他必然是千古一帝。

即使想想,夏皇心潮澎湃,豪情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