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說,“得小心菩薩怪罪下來,讓你的舌頭上頭長出顆大疔瘡啊。”

“和尚的肉戒是假,那*就會是真?”姜聖初自有他的邏輯,“和尚與官府的太太小姐勾搭,王孫公子找庵堂裡的尼姑偷情,這些事你們全然沒聽說過?我這話可礙不著菩薩,我沒有說菩薩有假呀!我病那會,見一個紅臉大鬍子,準是關聖大帝,他將我一陣捶打,推拿,又在我肩上死命劈下一掌,嚇我出了一身大汗,我頓時醒過來。。。在什麼時候,我說過菩薩的壞話了?和尚歸和尚,尼姑歸尼姑,菩薩歸菩薩,當官的給皇帝老子辦事也興假心假意的,那和尚尼姑給菩薩當差辦事就一定是忠心的了?”

“可你不是說我沒能把大和尚與老尼姑請來嗎?”張仁茂對姜聖初的話有些興致,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那。。。 你當大和尚與老尼姑就沒有法術了?修煉得久,便是狐狸也能成精,十個小尼姑根本頂不上一個大和尚!”姜聖初極力為自己辯解。

“那你就不怕大和尚作法?”又有人詰問。

“我這不過是背地裡說他呀,”姜聖初坦率地承認,“二十五里還罵得知府,就不興我在這裡說他幾句!他也收過我姜家祖上不少的供品,我家老爺子給寺院的捐款比你們哪一家都多,可他們給了我什麼好處?”

[解說]姜聖初平時認權認勢認利,在背地裡不認人,這會兒自然也只認菩薩不認和尚尼姑,相信法術而不相信德行了。

張仁茂的為人處事則是現實的。他為黃大香想出這個寄名的主意,又熱心跑腿,恭謹侍候,是為安定黃大香焦灼惶恐的心緒。他對神靈不敢褻瀆,他也洞察不了這天上、人間、地下的許多奧秘,可也顧不得前世、今朝、來生的因果報應。

[插敘]當時,小尼姑結束了寄名儀典,黃大香請問張仁茂該如何打發為好。

張仁茂把小尼姑請到一旁,背地裡與她討價還價了一番:

“施捨多少並不在意,心誠則靈,一切聽憑施主釋出善心。”小尼姑這麼說,是從老尼姑那裡撿來的套話。

“香主困難,只借得米一升,香燭一付,當日後再作補報,女菩薩大慈大悲,定然不會見怪。”張仁茂說。

這打發顯然少了些,小尼姑不能做主,說:“改日施主來庵堂進香,老師父自有檢點,不必多慮。”

[心語]張仁茂:再去庵堂進香,那不又會讓這母子為難?

於是,張仁茂立即去自己家裡提來一瓶清油給了小尼姑:“香主家境實在艱難,僅一片誠心可鑑,這次讓女菩薩空勞腳步了。”

幸虧小尼姑並不十分計較,她稍作遲疑,便點了點頭,說聲“難為施主”,便轉身告辭出門。

[解說]張仁茂這做法是不是違背神意,神明會不會再發慈悲,那還得由往後彭石賢的命運遭際來驗證。

[場景2]覓尋生路

說到底,宗教能醫治某些心病,卻飽不了人的肚子。張仁茂為黃大香作了長遠謀算,這時,他對在座的鄰居們開口說話了:“寄名的事算是辦妥,可往後香嫂子的事就吃緊了。我說,誰都有為難的時候,現在大家能幫她的就幫一點,能借給她的就借一點。。。”

“幫得起的不是已經幫了?我不送些紅薯,香嫂子恐怕早就餓得上了西天。”姜聖初覺得仁茂佬多事,“我出個沒主意的主意,香嫂子卻不肯輕易去求人。。。 真講借,你們借得出多少?借一點又能吃多久?香嫂子還老是叨唸著欠下李家大院的五十元銀洋沒還清──這辦法可難想!”

黃大香不料張仁茂會在這時向眾人提起幫和借的事來。他是好心,但黃大香不願。她說:“孩子的病好了,便什麼都好了,光吃,我們母子也要不了多少。俗話說,‘人不死,糧不斷’,只要老天開眼,保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