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兩者是同一人?”
宋祁被噎了一下,繼而梗著脖子道:“說不定就有這麼巧的事。”
這明顯就是在無理取鬧了。
顧安年抿了抿嘴角,壓下心中的情緒,儘量不讓自己臉色太難看。輕聲道:“你若是閒得發慌,還是回書房去吧,把精力都放到西北邊境上,總好過在這裡浪費時間精力,與我爭論這些小事。”
宋祁聞言一怔,沉下臉偏過頭,冷然道:“我不去。”這會就是在賭氣了。
顧安年深深望了他好一會,見他真的不打算離開,也就不再理會他,重新將注意力放到了信上。
一個深宅下人的一生,並未多少值得引人注目的事蹟,顧安年仔仔細細看了兩遍,過濾掉了無足輕重的事情,把一些值得深思的大小事情記了下來。
根據收集的訊息,柳嬤嬤確實如宋祁所言,十四年來從未離開過農莊,但是信上提到永成十二年春季時,柳嬤嬤生過一場大病,有半月有餘的時間未曾出現在人前,從時間上來說,憑藉這一點,顧安年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柳嬤嬤是否真的在這十四年間從未踏進永濟侯府。
然而單單是懷疑是不夠的。
心中那個猜測愈發蠢蠢欲動,顧安年覺得自己有必要將這些年來,永濟侯府發生的一切事情,以及值得注意的人都羅列出來,逐一分析推測。
吩咐青蓮拿來筆墨紙硯,顧安年寫寫畫畫,先是將永濟侯府的人物關係圖列了出來,並標註了這些年來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大小事情,以及心中的大小疑點。洋洋灑灑畫滿了一張紙,才完成這個不小的工程。
宋祁原本賭氣不理顧安年,只不發一言地坐在一旁,後來見顧安年寫寫畫畫,又忍不住好奇地湊過去瞄了幾眼,然而待顧安年放下筆回頭時,卻發現他早已枕著自己的小腿,歪在炕上睡著了。
望著那睡著後略帶幾分稚氣的面孔,顧安年下意識地彎起唇角。
笑著搖了搖頭,扶起枕在自己小腿上的腦袋,待跪坐好後放到膝上,拉過暖和的錦被與狐皮大氈替他蓋好,又不捨地撫了撫他眼下的青色陰影,她這才回頭做自己的事。
屋外鵝毛大雪紛飛,卻絲毫不影響屋裡的一室安詳溫馨。
這日早朝,當宋祁提出令駐紮於西北邊境重門關的節度使調集十萬大軍前往西北芒禾鎮胡蒙山增援之時,朝堂之上剎那落針可聞。
不說這龐大的數量,單是宋祁突然轉變的態度,就足以讓所有人震驚。
“皇上,萬萬不可啊,重門關乃是我大匡與北羌,蒙達兩國邊境的重要關口,駐紮大軍一旦離開,便就相當於是邀請異國入侵我大匡領土啊!”
頭髮花白的老臣躬身出列,大呼不可。
宰輔莫正德冷哼一聲,高聲道:“逸親王好大的口氣,派兵十萬剿匪,說出去豈不是要讓邊境小國笑話我大匡以眾欺寡!只有無能之人,才會僅以數眾壓人。逸親王不過一年未上戰場,不想膽量便已小到如此地步了,真真惋惜。”
聽著這滿含濃濃諷刺意味的話,宋祁閒適一笑,就著雙手攏在袖中的姿勢,對著莫正德拱了拱手,不痛不癢道:“莫大人所言極是,本王確實過慣了舒心日子,本王也相信,只要大匡一日姓宋,本王的舒心日子就不會到頭。不過說來,論起兵法謀略,論起膽量,本王自信還是勝宰輔大人一籌的。”
莫正德不屑哼了聲,轉過頭不再開口,見狀,他身後一位李姓大臣躬身出列,言辭懇切道:“皇上,逸親王前日上朝時,還口口聲聲稱反對派兵,今日不僅態度大變,且要求派出十萬大軍,其背後的用意不可謂不引人深思吶!”
“大膽!你的意思豈不是在說皇叔包藏禍心?!”宋瑜怒斥那大臣。
“臣不敢,臣不過表明心中疑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