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做好了打算。

總之,現在王畫進退自如,但有一個條件,千萬不能下水。一旦趟進了混水,不是進退自如,而是進退維谷。

果如王畫所料,李顯回到了皇宮,韋氏正在與李裹兒說話。史書對李顯寵愛韋氏評價是因為韋氏在患難中鼓勵了李顯生活下去,李顯為了感恩,許諾瞭如果登基後可以讓她為所欲為。也對,但只說對了一部份,因為史書都疏忽了韋氏的相貌。能生下大唐最美公主的母親,還會差到哪裡去?王畫與她也有幾面之緣。曾經當著李裹兒的面,讚揚韋氏的美豔,都讓李裹兒產生誤會,認為王畫想將她們母女“通吃。”

李裹兒都是白擔心了,就是韋氏比李裹兒還要美豔,王畫對這個女人也不會感興趣的。但不得不承認她的美豔,現在她四十歲出頭了,但因為保養得當,看上去只有三十歲出頭似的。與李裹兒相比,少了一份青春艦麗,卻多了一份成熟的風韻。用媚惑眾生來形容她的相貌也不過份。這也是李顯留戀她的關健原因。

李顯讓宮女將兩塊硯臺帶給上官小婉與老武,兩塊硯臺圖案不一田七武的是幅長壽圖硯,送給上官小婉的是一幅春花殿火蚓必給韋氏與李裹兒的硯臺拿了出來。

韋氏是一幅富貴圖,都是有含義的。李裹兒的卻正是那天她留戀不捨的那幅松下問童子圖銀星欽硯。

李裹兒看到後終於臉上出現笑容了,她問道:“父皇,你到了王小二家中了

高興歸高興,心中還有怨念。

李顯點頭。

“父皇,你看到那些婢女了?”

李顯是看到了,但看到這些漂亮的少女眼中都帶著怨色,恐怕事情不是李裹兒所想像的。但李顯因為心情好轉起來,開起了玩笑,說:“看到了,她們過得很開心。”

李裹兒嗔怪地跺了一下腳,說:“氣死我了。”

但韋氏卻對李裹兒說:“裹兒,你先出去一下,我與你父皇商議一些事情

李裹兒離開,韋氏說:“陛下,你去了王畫家中。是不是為了今天早朝發生的事情去的?”

“是啊

“他說了什麼?”

李顯將王畫的話再次重複了一遍。

“王畫的主意只是治標,不是治本。他還疏漏了最重要的一點。”

“縣後有何高見?”

“陛下,王畫遇刺的事,好查也難查。就象前年血字營被出賣的訊息一樣。

這一次膽敢刺殺王畫,刺客的身手都是不弱,而且動用了十把軍用弓弩,在洛陽有這個嫌疑的人並不多。但連王畫自己都排除了是三思做的,那麼陛下想一想會是誰?”

剩下的只有李旦嫌疑最大了。可李顯就是站在老四的立場去想,也不大可能。十箭齊發,王畫身上沒有盔甲。手中沒有盾牌,隨時有可能被亂箭射殺。結果就是武三思背上一個嫌疑的名聲,不如將王畫留下來與武三思角逐。老四的睿智,不可能做出這個愚蠢的事情的。

“陛下,一開始我認為也不可微但陛下你再想一想,如果再配合今天讖言,會有什麼樣結果。”

這弟兄倆是一對難兄難弟,先後都做過一段時間皇太子與皇帝,然後讓武則天廢黜,因此都有登臨帝位的大義。但神龍政變時,李旦帶兵平息洛陽,隨後主動扶助李顯登上皇位。因此一開始時,李顯對李旦是真心感謝的,包括他直接封賞李旦皇太弟的封號。有了這個封號。以後李旦都可以用它來做為皇位繼承人的名義了。但李旦還是拒絕了,這讓李顯覺得有些內疚。

但好人就怕三說,壞人就怕三勸。後來韋氏與武三思,就包括上官小婉都經常在他耳朵邊吹風,李顯想法漸漸改變。李旦的一段皇太子與皇帝的歷史,不成了李顯的內疚,反而成了李顯忌憚的一個原因。如果李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