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兩塊板材的製作時間要達到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所以這些盔甲的價格才會這麼的昂貴。

吳世恭知道了這些道理以後,明白憑著自己手下的這些工匠,想量產盔甲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吳世恭更沒有那麼多的銀子來購買盔甲。所以,當時他的心思也就冷卻了下來。

可是,現在吳世恭看到軍服的式樣以後,他想起了他前世穿過的防彈衣。前世製作防彈衣的凱拉夫材料,吳世恭是肯定製造不出,可是防彈衣的一個設計卻給了吳世恭一個啟發。

在前世的防彈衣上,在重要的防護部位,總有幾個大的口袋,當穿防彈衣的人面臨作戰的時候,他就會把合金鋼片或者陶瓷防彈片插入這些大口袋,以增加自己防彈衣的防彈效能。

吳世恭就想到:自己難道不可以這麼做嗎?只要在自己的軍服上縫滿口袋,在作戰的時候,再在這些口袋中插滿鐵片,不是也可以起到盔甲的作用嗎?

而且,這樣的土盔甲成本很低,就算是在作戰的時候,損壞了幾塊鐵片,更換起來也很方便,很便宜。唯一的缺點,也就是防護能力好象下降了一些。不過對於這些兵丁來說,有著土盔甲,總比沒有盔甲好很多嘛。

吳世恭的想法提出來以後,讓所有的人都大為讚賞。這讓吳世恭也是相當的得意。他心想道:“哥們穿越以後,也總算是開了一次金手指啦!哥們也總算是圓了自己的發明夢啦!”

吳世恭這種土盔甲的理念,後來在他的軍隊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並且得到了發展。當吳世恭的兵丁沒有鐵片的時候,他們會在大口袋裡插上木片,甚至會裝滿石塊。雖然這樣做的效果沒有插鐵片的效果好,但是總也起到了防護的效果。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吳世恭的這種軍服,穿在兵丁的身上,讓這些兵丁看起來就象是一個穿著打滿補丁衣服的乞丐。所以,這種軍服也有一個別名,叫做“乞丐軍服”。為此,很多兵丁在自己的“乞丐軍服”外面還套著一套衣服。可這樣的穿法,卻讓吳世恭這種設計新穎的土盔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流傳出去。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到了七月的某一天,吳世恭突然接到一張請柬,請吳世恭到縣城裡去赴宴。發出請柬的是縣城裡的一位士紳——呂雲煥。

而讓吳世恭更感興趣的是,在請柬中,一同邀請吳世恭赴宴的,還有那位揚州鹽商陸間辰。於是,吳世恭就欣然地接受了他們的邀請。

那呂雲煥就是負責周圍幾個縣鹽貨銷售的大鹽商,他和陸間辰現在都在鹽貨銷售中碰到了大麻煩。所以,他們就想讓吳世恭出面來幫忙解決。

第一百三十三章越境護商

那呂雲煥在這次聖靈會亂民造反中,是損失慘重。因為呂雲煥做的是鹽貨的生意,那必定主要做的就是私鹽。雖然呂雲煥也把官場上的關節都打通了,但畢竟不能夠大鳴大放的在官府眼皮子底下販賣私鹽。

所以,呂雲煥就把安放鹽貨的場所,放置在縣城外他的一個莊子裡面。並且,在莊子裡安排了他大部分的莊丁來守衛。

可是聖靈會亂民來了以後,呂雲煥根本就沒有辦法把粗重的鹽貨撤到縣城裡去,只能夠帶著家小和細軟進入了縣城去避難。

可是這麼一來,他那個安放鹽貨的莊子就被聖靈會亂民給打破了。鹽貨的損失就不要說了,連他手下護衛鹽貨運輸的莊丁都損失大半。

更雪上加霜的是,作為聖靈會亂民造反的發祥地的汝寧府北面的那幾個縣,正是呂雲煥鹽貨的銷售地點。呂雲煥設在那幾個縣的下級銷售商,死的死,逃的逃,一下子把呂雲煥鹽貨的銷售網路給打破了。

而相比較之下,揚州鹽商陸間辰面臨的問題就更大了。我們已經知道,呂雲煥這塊鹽貨的銷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