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在了五十步左右的地方,為汝寧軍的火銃統領設下了地標。
在臨近黃昏的時候,小聯營的亂匪就進入了蔥嶺山口,他們根本沒有停止腳步,向著龍眼寨的方向就過來了。
由於是盛夏,天色黑的比較晚,當亂匪的前鋒遇上早就列陣完畢的書墨部隊時,整個天空依然是相當亮堂。
驟遇明軍,亂匪也害怕地停止了腳步,可等到那些小聯營的首領看到對面的明軍才三百多人時,他們也就大了膽子,命令小聯營的兵丁一窩蜂般地衝上來了。
在汝寧軍一方來看,對面三萬多亂匪由於根本沒有排成整齊的隊形,就這麼亂哄哄的東一堆、西一堆的,所以看起來人數好象比同樣數量的軍隊還多的多。接著又看到對面的亂匪衝了過來,所以這三百多名兵丁都顯得是十分緊張。
還好,基層的那些軍官和士官基本上都是參加過汝州之戰的老兵,他們都承受過當時農民造反軍的瘋狂進攻,所以在這些老兵的壓陣下,整支部隊還穩得住。
當小聯營衝進五十步的時候,火銃開火了,一下子把衝在最前面的幾個亂匪打倒在地上,可是火銃的數量畢竟少,打倒的亂匪在整支衝鋒的亂匪人群中顯不出來,所以倒下的亂匪也就像是海浪中賤起的幾朵小浪花一樣。
可就是這樣的打擊,卻讓衝鋒的亂匪萎縮不前了。其餘的亂匪紛紛停止了腳步,要躲到同伴的身後掩護好自己。可所有的人都想這麼做,整支亂匪的衝鋒隊伍也就全部亂了,也不知道是哪個亂匪發了一聲喊,衝鋒的亂匪竟然就這麼亂哄哄地退了回去。
其實這也就是流民組成的軍隊的常態,他們可以象上次農民造反軍一樣悍不畏死地視死如歸,也可以象現在一樣萎縮不前。至於他們會出現哪一種情況,那也只有天知道了。
可就這麼一次衝鋒,卻讓書墨的手心捏滿了汗,如果剛才那些亂匪堅決一下,可能就會衝到汝寧軍這裡直接肉搏了。由三百多、不到四百的汝寧軍兵丁肉搏幾萬亂匪,就算可以堅持一些時間,可最後的那種結局也是註定的。
這時候書墨的心中就在嘀咕著:“這楚狐狸的戰車怎麼還沒有出來啊?”
其實書墨是被擋住了視線,楚格他們倆人一組,駕御著由兩匹馬拉著的戰車已經排好了五輛一行的隊形,向著小聯營亂匪的側翼衝過來了。
可是戰車畢竟需要加速,再加上戰車的速度總是比騎兵慢,所以戰車隊這麼一個大目標出現以後,立刻就被小聯營的亂匪發現了。
為了保護自己,拉車的戰馬都覆蓋上了鑲有鐵片的毛氈,御手除了前方的觀察缺口以外,四周也圍著一圈鑲鐵皮的厚木板。而站在戰車上的戰車兵除了內襯的棉甲和絲綢內甲以外,還套著兩層環臂鐵甲,他們手持著斧槍站在戰車上,威風凜凜的就象是一位戰神。
更誇張的是,在戰車的車轂頂端安裝著兩柄長一丈的利刃。這利刃都是鐵器工坊用百鍊鋼精心打造的,強度和韌度在明朝當時都是一流。
隨著戰車的飛馳,利刃上下抖動著,在夕陽下閃爍著咄人的亮光,顯示出了一種死亡之美。
見到了戰車隊的逼近,小聯營的亂匪頓時有些騷動了,而當戰車駛入離小聯營亂匪百步的時候,第一行的五輛戰車立刻點燃了架設在戰車兩邊的一窩蜂,上千枝火箭頓時爭先恐後地向著小聯營亂匪飛了過去。
根本沒有什麼停頓,小聯營亂匪立刻炸營。他們紛紛向著兩邊逃跑,要躲開戰車行進的路線。
可戰車的速度已經起來了,一眨眼的功夫,戰車就衝進了亂匪人群中。就象熱刀切黃油一樣,整個亂匪人群頓時被切成了兩半。躲避不及的亂匪或被戰車壓倒,或被利刃切碎。亂匪人群中頓時出現了一副世界末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