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不讓你們不聽趙指揮的命令。本官更是保證,你們這支常備軍也基本上都在歸德府活動,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的。”
吳世恭說到這裡,俞繼就立刻站起來抱拳道:“既然吳守備都這麼說了,下官再不領情就有些不知趣了。下官這裡保證,唯吳守備的馬首是瞻。”
在這次聚餐以前,俞繼其實已經向吳世恭提出了投靠他的想法,想和吳世恭一同到汝寧府去。可吳世恭依然說服了俞繼,讓他仍然待在歸德府。吳世恭告訴俞繼說:只要有了實力,俞繼手下的兵丁加上陶辛手下的兵丁,完全可以把歸德衛的指揮趙銘給架空。讓俞繼做個在歸德衛事實上的話事人。
俞繼考慮了以後,立刻就答應了下來。要知道俞繼會向吳世恭提出,跟隨吳世恭去汝寧府的要求,可見他本人還是很有野心的。於是在今天,俞繼也就做了吳世恭的一個託。
那些武官看到在場官銜最高的俞繼也答應了下來,他們也都基本上答應了下來。當然也有幾個不想再打仗的武官拒絕了。不過吳世恭還是對那幾個武官和顏悅色的,畢竟生意不成交情在嘛。
之後的聚餐,氣氛很是熱烈,因為大夥兒都要成為一家人了。這七百多位軍戶,他們在一路上接受了軍事訓練,又經受了戰爭的洗禮,吳世恭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如果今天那些武官不答應的話,吳世恭是不會介意來個釜底抽薪,把那些軍戶都用銀子給挖走的。
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隱性控制,吳世恭也把自己的勢力擴充到了整個歸德府。雖然這個勢力的擴充是十分勉強,也十分薄弱的,但是有勢力總比沒有勢力強。這也是吳世恭讓俞繼這些軍戶依然待在歸德衛的原因。
當然,這些軍戶以後將是怎麼樣的待遇?如何訓練?升遷的標準怎麼樣?這也將在以後商量著逐一解決。
解決了這件事以後,吳世恭就等到了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的到來。這次秦良玉被崇禎皇帝召見以後,崇禎皇帝就重用了秦良玉。於是,秦良玉的白桿兵將會分為兩支軍隊。一支由秦良玉率領出關和韃子去作戰,另一支由馬祥麟率領,到京城去護衛京輔。
而在兵部的任命書上,也規定了吳世恭將在年底之前到汝寧府去上任。鑑於汝寧府以前並沒有守備,兵部也規定了吳世恭要在崇禎四年底之前,建造好汝寧營大營。當然,汝寧營大營的建造費用將由吳世恭自己來承擔。
關於後一點吳世恭倒有些不明白,怎麼國防工程有讓私人出錢的道理呢?於是吳世恭就向秦良玉請教,秦良玉笑著回答道:“本來建造大營,朝廷多少都會撥出些錢糧的,當然這些錢糧也肯定是不足的。不過這次由你自己出銀子建造大營,只能夠怪你這臭小子做事太囂張了,賣地賣的整個京城是滿城風雨的。要不是那些權貴使力,你這臭小子就不僅僅是自己出銀子修造大營了,你吃到嘴裡的銀子都要吐出一部分來。”
秦良玉還沒有對吳世恭說,要不是現在的秦良玉的手中有崇禎皇帝的那三首御詩,他們倆就別想安安心心地拿到這些賣地的銀子。
雙方發配好了戰利品,結算了賣地的銀子以後,秦良玉和馬祥麟就單獨邀請了吳世恭喝一頓告別酒。而白桿兵和吳世恭的兵丁也來了一場盛大的聚餐。
這一路上的並肩作戰,這兩支軍隊中,上到武官,下到兵丁之間很多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再加上明天就要分道揚鑣了,在這個時代,這一分別也許就不會再見面了,尤其有些白桿兵要到關外去作戰,甚至是生死兩別。因此,所有的人都顯得是十分的放縱。
在頻頻的敬酒下,很多人都紛紛地喝醉。尤其是書墨,在白桿兵武官的不斷敬酒下,他沒一會兒就抱著一個盆子開了閘。可這小子今天倒也挺豪氣,一邊開閘,一邊依然拼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