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的影響力。因此,這個謊話其實對吳世恭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吳世恭又何必拆穿哈丹巴特爾的謊言呢?不過同樣的,吳家身為黃金家族的事也太過敏感,萬一流傳出去,必定成為大明、滿清這兩大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現在一定要把哈丹巴特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於是吳世恭哈哈一笑,再問道:“你真是本官的部落子民?”

哈丹巴特爾聽了這話是渾身一鬆,連括約肌也差點放鬆了下來,他連忙保證道:“千真萬確!作為主子忠實的僕人,奴才一直幫主子看守著主子的部落呢。”在這時候,哈丹巴特爾還不忘順杆爬,抬高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從奴才升至成為了僕人。

吳世恭沒管哈丹巴特爾的文字遊戲,他接著問道:“那本官的部落現在何處,還有多少子民?”

“都在關城中,有著一百多人吧!”現在的哈丹巴特爾就把山海關內的一百多蒙古人都算成了部落中的人。不過,也因為哈丹巴特爾一直救濟著那些最底層的蒙古人,所以他的說法也不算是什麼錯。

“那你就心甘情願把這個部落交給本官?”吳世恭又問道。

“本來就是主子爺的,正該物歸原主。”哈丹巴特爾連忙答道。他心想:“就這一百多老弱病殘,連十個男丁都沒有,誰稀罕那些人啊?早就盼著把這個包袱扔掉了。”

“哈哈哈——!”吳世恭又爆發出一陣大笑,“那好!來人啊!把那些子民都給本官帶來。不過你這個奴才,竟敢欺騙主子,先把他的腿給打斷吧!”

又從大喜到大悲,哈丹巴特爾的小心肝終於忍受不了這樣的刺激了,於是他的眼一黑,立刻暈倒在了地上。(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五章全軍出發

到了最後,吳世恭也沒把哈丹巴特爾怎麼樣。既然哈丹巴特爾這麼配合,都被吳世恭嚇暈了過去,那麼吳世恭也就心情愉快,不再追究他的冒犯了。

而來到遼東以後,吳世恭也收穫了一個夢想,一個謊言,可最終,他還是要回到現實中去。六月下旬,吳世恭率領汝寧軍終於與遼東總兵劉肇基一同出發,開往寧遠。

而親衛們從山海關關城內收攏過來的一百一十多名蒙古人也都被裹挾在軍中,成為了汝寧軍中養馬、清洗和做飯的後勤人員。不過這些蒙古人得知自己成為了吳世恭的奴僕子民,又獲得了衣物、被服等,再加上餐餐都能夠吃飽,所以現在的他們,就是被打死都不願意離開汝寧軍,也都張口閉口稱呼吳世恭為主子爺。

而哈丹巴特爾則帶著扎克等僅剩的十餘名男丁,成為了汝寧軍的嚮導,為汝寧軍帶路。對於吳世恭把哈丹巴特爾等蒙古人抓入軍中,關城內的遼東官員也無動於衷,其實對於這些官員來說,這些蒙古人在現在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誰願意去養那就去養吧!正好讓關城內少了些乞丐、小偷。

而這一路也無驚無險,三天以後,兩軍趕赴寧遠。接著全軍開始休整,而洪承疇則召集全軍遊擊以上官員,商議起出兵的順序。

“久聞吳總兵驍勇善戰,人馬精良,其部必為先鋒。首戰也應出最強軍,驅敗韃虜,鼓舞全軍士氣。吳總兵可不會推脫吧!”

在商議一開始,就有人點名吳世恭。吳世恭一瞧,認出了他是兵備道姚恭。雖不知他說此番話的用意,但很明顯。姚恭就是要把汝寧軍放在戰鬥的最前沿。而這麼一來,汝寧軍就處在了戰鬥最危險的地方。

於是吳世恭就斟酌著該如何回答,可是很難找尋到理由,因為汝寧軍在血嶺戰役中戰果太輝煌了,而全軍先鋒又必定是最善戰的部隊。因此,左想右想也就是汝寧軍最合適。

“吳總兵所部舟車勞頓,才剛趕赴遼東,是否先隨大軍行動?待到錦州,才出其部。要不然,其部軍才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