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了遼東軍。從這裡也就可以看出來,孔有德已經重視得遼東軍都有些過分了。他就認為:消滅了遼東軍,也就代表著完全取得了這場黃縣會戰的勝利。
衝出戰車陣的叛軍騎兵並沒有急著追擊,他們迅速地排好了陣形,駕馭著馬匹快步走著,象一堵牆一樣,向著逃跑的明軍壓了過去。而隨著馬蹄的踩踏,躺在地上受傷明軍的撕心裂肺的喊叫聲也小了許多。
而叛軍的戰車兵看到了自己的騎兵出擊,也顧不得裝填空的火炮和火銃了,都揚起了雙臂,發出了勝利的歡呼聲。
孔有德的帥旗,設立在這個緩坡後面的山坡上,他看到了自己追擊的騎兵將要越過前面的坡頂,就緊握著馬鞭,得意地揚起了下巴說道:“我們勝了!”
而站在望樓上的朱大典和高起潛,經歷了從大喜到大悲的心路歷程。當他們看到了明軍打敗了交鋒的叛軍,氣勢如虹地衝過了坡頂時,都以為明軍已經和勝利女神在握手了。
可是接著就遠遠地聽到了火炮和火銃的射擊聲,因此,都忍不住為坡後那不明情況的戰鬥而感到擔憂。
但是沒過一會兒,明軍就紛紛撤退,最後撤退演變成了逃跑,明軍的陣形也在逃跑中蕩然無存。當看到坡頂出現整齊的叛軍騎兵佇列時,朱大典和高起潛的心,都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而明軍爭先恐後的逃跑,引得陣腳是大亂,這就是大敗前的節奏啊!高起潛已經站不住了,他對朱大典說道:“巡撫大人,前方戰局不明,我們還是下樓指揮戰鬥吧。”
高起潛現在當然不肯站在望樓上了。他要跑到自己的護衛中去,騎上自己的馬。萬一明軍大敗,他就能夠及時地逃跑。不過,高起潛也沒有拋下朱大典,因此招呼著朱大典一起下望樓。
可朱大典雖然是文人出身,但是對於眼前戰局的不利也是心知肚明的。不過他可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放棄。頓時,朱大典的狠勁上來了:“監軍大人請自便。不過本撫自有分寸,本撫還是站在這裡再看看吧。”
見到朱大典不同意,高起潛也就不再相勸,獨自下了望樓。
朱大典雖然不怎麼會打仗,可是他也明白:如果作為主帥的他,現在下了望樓逃跑的話,那麼整支明軍將會立刻崩潰。而戰局也將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可現在的明軍還有吳世恭他們的聯軍沒有動,朱大典和高起潛身邊也有一支七千人左右的護衛部隊。而把這兩支部隊都壓上去的話,未必沒有翻身的機會。
於是朱大典站在望樓上,向著自己的親兵隊長叫道:“去通知劉副將之旅上前支援,爾等也集合起來,一同上前與叛賊決戰。”
高起潛聽到了朱大典的命令,心中是很不以為然。他以為朱大典完全是得了失心瘋。這時候的高起潛,就騎上了馬遠遠地拖在了最後。
因為高起潛以為自己的舉動是相當理智的。畢竟他在內廷中以知軍聞名,對於判斷戰鬥的勝利和失敗,有著極大的權威性。
而這時候,叛軍的騎兵也已經衝過了坡頂,他們立刻放開了馬速,並排衝刺著,向著逃跑的明軍殺了過來。
明軍逃跑的隊伍是更混亂了,兵丁們聚在一起,都儘量爭奪向前,讓自己跑得越遠越好。危機關頭,人性醜陋的一面就出現了,有些明軍兵丁就用刀砍殺著身前的明軍,要為自己殺出一條活命的路。
可是人又怎麼跑得過馬呢?衝刺起來的叛軍騎兵,一下子衝入了明軍逃跑的人群中,拿起手中的兵刃,收割起背對著他們逃跑的明軍兵丁的生命來。
而吳世恭他們也經歷了複雜的心理波動。身處後面的聯軍武官倒還好,他們也不太瞭解前方明軍戰鬥的情況。但是身處最前沿的吳世恭,卻明白地瞭解了真實的戰況。
與朱大典一樣,吳世恭也在一開始是以為明軍將要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