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所以他反而不知道明朝的錢莊是不接受散戶儲蓄,而且儲蓄是沒有利息甚至還要倒付銀子保管費的。

當然這也與明朝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明朝的貧富兩級分化相當嚴重。窮苦人家家中根本沒有什麼餘錢。而有錢有權的,他們情願去放利息高的印子錢;而有錢沒權的,他們情願把銀子融成大銀錠、大銀球埋在自己的家中。因為明朝的錢莊也都是有背景的人開設的。信譽度也就是那個樣,只要有機會。他們有可能把那些有錢沒權的銀子都平白吞了。

所以明朝的錢莊根本沒有什麼吸儲的市場。只有那些走動的商人為了攜帶方便,而不得不進行一些開具銀票的業務。當然,銀票業務也有一項另外一個市場,那對官員的賄賂就方便了許多,幾張銀票總比幾箱銀子掩人耳目得多。

可汝寧軍這邊有些不同。至少在汝寧軍的控制區,因為吳世恭的長期守信。所以四海商行和四海錢莊的信譽度相當高,而汝寧軍長期高額的軍餉和工餉,也造成汝寧軍中相當一批軍屬家庭和工匠家庭成為了中產階級,他們手中也有了餘錢。所以現在的四海錢莊倒有了開展儲蓄業務的條件了。

於是吳世恭在向四周的護衛再瞭解了一番,知道了四海錢莊確實沒有開展儲蓄業務的時候,他就盤算開了。

是否自己的汝寧軍以後發餉都透過四海錢莊呢?當那些兵丁和工匠領餉的時候,讓四海錢莊的夥計動員那些兵丁和工匠把暫時用不到的餘錢存入四海錢莊,而四海錢莊也給予他們一定的儲蓄利息呢?這樣是否可以培養起一個成熟的儲貸新市場呢?

吳世恭對於現代金融業的知識也不算是瞭解得很完全,可是他知道現代金融業所用的方法肯定是長期實踐下來的好方法。那回去以後就先行試用吧。至於具體條例的制定,也就讓袁行山他們傷腦筋去吧。

吳世恭就這麼估算了一下,如果自己的四海商行每月能夠吸儲三千多兩銀子,而自己的汝寧軍再節省一些,擠出一些銀子,那自己也就不需要到外面借貸,只要付給四海錢莊貸款的利息,堅持個大半年,就可以自力更生地解決了這次財政危機了。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糧票和銀子的固定兌換問題。現在汝寧軍的糧票可以說是糧本位制,是隨著糧價隨行就市的,糧票和銀子兌換的波動比較大。如果要開展儲蓄業務,那麼糧票也一定要實行銀本位制。否則的話,很容易被商人們鑽空子。

不過,糧票的功能還有兩個問題:就是汝寧軍控制區的糧食配額供給問題和對汝寧軍中成員的補貼問題。不過那都是技術上的問題。相對於財政危機的解決,那就是一些小問題了。

不過這固定的思維一打破,吳世恭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的眼前頓時浮現出一條康莊大道。

是否可以成立一個股票交易所?讓自己控制區內產業的股票可以自由流動?也為自己的汝寧軍增加一條股票交易稅的新財源呢?

是否為了防止這次四海商行和四海錢莊劫案造成的汝寧軍財政動盪,引進保險業呢?

是否為了防止災情對農民的影響,引進農產品期貨交易呢?

甚至為了開拓新的地盤,又減少自己養軍的壓力,仿造西方的東印度公司的模式,建立一種股份制武裝墾荒軍商一體化集團呢?

當然,為了培育起這些新的產業,汝寧軍一開始可能收益並不大,甚至還需要付出一些培育成本。汝寧軍更不能夠讓投機性太大,防止產生經濟危機一下子沖垮了這些還在襁褓中的產業。

但是隻要堅持下來,那些都是些會下金牛的母牛啊!至於具體的執行問題,還是讓袁行山他們考慮吧。至於執行中會出現什麼意外情況?最多是推倒重來,總不會比這次汝寧軍差點破產再糟糕的情況發生吧。

吳世恭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