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值得布托家族安慰的是,法國警方同時確認了,納瓦茲不是自殺身亡。這個結論,對於一個穆斯林而言,意義重大。因為這意味著納瓦茲沒有違背《古蘭經》的教義,他沒有自己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麼,誰是殺害納瓦茲的兇手?根據後來的調查,有人曾在納瓦茲遇害前的幾個月,去阿富汗喀布林尋找過納瓦茲的最新照片。作為“佐勒菲卡爾”組織的軍事領導人,納瓦茲也一直是暗殺的物件。按照貝·布托方面的說法,納瓦茲的妻子雷哈娜,她的一名老用人此前就曾試圖謀殺納瓦茲。布托家族認為,可能是齊亞?哈克政府或是他們的代理人殺害了納瓦茲,但法國方面沒有找到任何證據。

唯一因為納瓦茲之死接受過調查的人是他的妻子雷哈娜。雷哈娜是阿富汗人,納瓦茲是在阿富汗從事反對齊亞?哈克時與她結識並結為夫妻的。後來,兩人感情出現危機,但並沒有離婚。在納瓦茲身亡時,雷哈娜只有23歲。

在布托被軟禁在巴基斯坦期間,法國警方以“涉嫌謀殺”為名,短暫拘捕了納瓦茲的妻子雷哈娜。法國警方並沒有找到雷哈娜謀殺納瓦茲的證據,但一度禁止雷哈娜出境。後來,法國警方以“沒有對納瓦茲實施及時和充分的搶救”為由,對雷哈娜提出起訴,罪名成立,雷哈娜被判兩年徒刑。

雷哈娜一直與布托家族不睦。後來,她還曾經與布托家族就納瓦茲3歲女兒的歸屬對簿公堂。出獄後,雷哈娜帶著她與納瓦茲的孩子前往美國,投奔她自己的父母,從此與布托家族徹底斷絕了關係。

對於納瓦茲的死因,法國警方雖然得出了“非自殺”的結論,卻始終沒有找到投毒的兇手。幾年後,納瓦茲的死因,仍然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10大未解之謎”之一。

布托家族的命運傳奇(4)

在納瓦茲死後,貝·布托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送納瓦茲回國安葬。這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決定,因為這是貝?布托在1984年流亡國外後,第一次回到祖國。當時,對於她的回國決定,家族內部還存在爭議,因為如果回國,貝·布托很可能再次面臨被監禁。但後來的情況發展表明,貝·布托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1985年8月21日,貝·布托帶著弟弟的遺體回到了巴基斯坦。年僅27歲的納瓦茲遭人投毒身亡,這在巴基斯坦激起了人們的巨大同情。在卡拉奇做短暫停留後,布托一行直接飛抵布托家族的祖地——信德省的老家拉卡納。據報道,前往葬禮弔唁納瓦茲的民眾達25 000人。

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發生,齊亞?哈克政府早在貝·布托一行到達信德省之前,就開始嚴密盤查一切進出車輛,同時軟禁了人民黨還在巴基斯坦國內的幾乎所有重要人員,不准他們參迦納瓦茲的葬禮。8月27日,當局又以貝·布托前往敏感地區、“走訪恐怖分子”為由,包圍了克里夫頓70號,將貝·布托軟禁起來,宣佈對其進行90天的拘留。但無論如何,藉著亡弟回國安葬的機會,貝·布托再次顯示了布托家族在巴基斯坦的影響力。正如當時的媒體評論所說:“納瓦茲的葬禮,成為布托家族顯示其影響力的儀式。”

籠罩布托家族的死亡陰影並沒有就此終止。11年後,貝·布托的大弟弟穆爾塔扎?布托也倒在了血泊之中。與納瓦茲的死亡一樣,穆爾塔扎之死至今也是未解之謎。而這次牽涉到的人物,卻是貝·布托和她的丈夫扎爾達里。

在阿里?布托被監禁的日子裡,當時還是牛津大學學生的穆爾塔扎曾帶著阿里?布托的親筆信,從倫敦趕往紐約聯合國總部,面見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請求後者利用聯合國的影響力,督促齊亞?哈克釋放阿里?布托。

穆爾塔扎和納瓦茲這對患難兄弟,感情一直很好。在阿富汗期間,他們還分別娶了一對阿